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光催化耦合燃料电池去除水中无机氮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氮素污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1.2 含氮废水的来源第9页
    1.3 水体中无机氮的危害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水体中硝酸盐的危害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水体中氨氮的危害第10页
    1.4 常见的水体脱氮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水中硝酸盐的处理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水中氨氮的处理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1.5 光催化脱氮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0 光催化原理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光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光催化氧化水中氨态氮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光催化型燃料电池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基于二硫化钼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1.6 选题依据、硏究目的及意义、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选题依据、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2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研究第23-3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催化剂制备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催化剂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催化剂形貌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光学性能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2-33页
3 光催化耦合生物阳极还原硝酸盐研究第33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备条件对催化电极催化效率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反应器结构及运行条件第35-3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耦合体系硝酸盐去除效率及降解产物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光照和微生物阳极对体系硝酸盐还原效率的提高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曝气对硝酸盐还原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空穴清除剂与pH值对硝酸盐还原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金属阳离子对硝酸盐还原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复合催化剂硝酸盐还原效果与单一TiO_2还原效果对比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硝酸盐还原机理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催化电极重复性实验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还原体系产电性能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4-45页
4 水中氨氮光催化氧化第45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反应器结构与运行条件第45-4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助催化剂负载量与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光催化降解氨氮效果研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氨氮氧化效率及其氧化产物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催化剂负载量对电极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不同PH对催化电极去除氨氮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不同光照强度对去除氨氮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不同曝气种类对去除氨氮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光催化氧化氨氮机理研究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催化电极重复性分析第5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5 结论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我国ST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
下一篇:论我国律师执业监管制度的完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