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单点软刚臂系泊船概述 | 第9-10页 |
1.1.2 单点软刚臂系泊系统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的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2 势流理论及频域计算基础 | 第15-23页 |
2.1 坐标系 | 第15页 |
2.2 势流理论 | 第15-18页 |
2.2.1 速度势 | 第15-17页 |
2.2.2 格林函数 | 第17-18页 |
2.3 船舶频域运动方程 | 第18-21页 |
2.3.1 波浪激励力 | 第18-19页 |
2.3.2 波浪辐射力 | 第19-20页 |
2.3.3 频域运动方程 | 第20-21页 |
2.4 二阶波浪力 | 第21-22页 |
2.4.1 平均漂移力 | 第21页 |
2.4.2 差频波浪力 | 第21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频域计算结果分析 | 第23-39页 |
3.1 水动力模型 | 第23-24页 |
3.2 不同水深吃水比RAOs对比 | 第24-33页 |
3.2.1 纵荡响应随水深吃水比的变化 | 第24-26页 |
3.2.2 横荡响应随水深吃水比的变化 | 第26-27页 |
3.2.3 垂荡响应随水深吃水比的变化 | 第27-29页 |
3.2.4 横摇响应随水深吃水比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3.2.5 纵摇响应随水深吃水比的变化 | 第30-32页 |
3.2.6 艏摇响应随水深吃水比的变化 | 第32-33页 |
3.3 附加质量、辐射阻尼随水深变化规律 | 第33-36页 |
3.3.1 附加质量随水深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3.3.2 辐射阻尼随水深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3.4 一阶波浪力随水深变化规律 | 第36-3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4 基于多刚体动力模型的单点软刚臂系泊船时域响应 | 第39-57页 |
4.1 单点软刚臂系泊系统 | 第39-40页 |
4.1.1 单点软刚臂系泊系统工作原理 | 第39页 |
4.1.2 多体耦合模型 | 第39-40页 |
4.2 时域响应计算理论 | 第40-44页 |
4.2.1 风荷载 | 第41-42页 |
4.2.2 流荷载 | 第42页 |
4.2.3 波浪荷载 | 第42-43页 |
4.2.4 时域运动方程 | 第43-44页 |
4.3 不规则波浪作用下系泊船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| 第44-50页 |
4.3.1 环境工况 | 第44-45页 |
4.3.2 数据统计方法 | 第45页 |
4.3.3 计算结果 | 第45-50页 |
4.4 风浪流作用系泊船的动力响应 | 第50-55页 |
4.4.1 环境工况 | 第50页 |
4.4.2 计算结果 | 第50-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5 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水动力响应分析 | 第57-73页 |
5.1 不同风浪流组合荷载下系泊船水动力响应特性 | 第58-62页 |
5.1.1 风浪流组合荷载下船体平衡位置 | 第58页 |
5.1.2 风浪流组合荷载下船体运动响应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1.3 风浪流组合荷载下软刚臂系泊力响应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2 不同重现期荷载下系泊船水动力响应分析 | 第62-65页 |
5.3 不同吃水下系泊船水动力响应分析 | 第65-67页 |
5.4 不同水深下系泊船水动力响应分析 | 第67-70页 |
5.5 增加软刚臂压载水质量对系泊船水动力响应影响 | 第70-72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结论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