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勘测、设计与计算论文--勘测论文

西成客专某隧道区岩溶水发育特征及危害性评价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岩溶地质灾害特点及预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岩溶区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隧道岩溶涌突水危险性分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环境岩溶水文地质评价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第2章 隧道区地质环境条件第17-30页
    2.1 自然地理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形地貌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气象水文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2.2 地层岩性第19-22页
    2.3 地质构造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褶皱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断裂第24-26页
    2.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含水岩组的划分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第28-30页
第3章 隧道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第30-40页
    3.1 地表岩溶形态调查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岩溶正地形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岩溶负地形第31-35页
    3.2 地下岩溶形态调查及总结第35-36页
    3.3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气候因素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地形地貌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岩性组合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地质构造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新构造运动第39-40页
第4章 隧道区岩溶水系统分析第40-59页
    4.1 岩溶水系统划分第40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大坪山岩溶水系统(Ⅰ1)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山王庙包岩溶水系统(Ⅰ2)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渔洞岩溶水系统(Ⅰ3)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新店子-牛峰包岩溶水系统(Ⅰ4)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中子铺岩溶水系统(Ⅰ5)第49-50页
    4.2 地下水常量组分特征第50-54页
    4.3 地下水同位素组分特征第54-57页
    4.4 岩溶系统降雨入渗总量第57-59页
第5章 隧道涌突水分析第59-72页
    5.1 隧道涌突水危险性初步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岩溶段蓄水性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隧道涌突水危险段落分析第60-63页
    5.2 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初步分级第63-69页
    5.3 隧道涌水量预测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小安隧道岩溶区隧道涌水量预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赵家岩隧道岩溶区隧道涌水量预测第70-72页
第6章 隧道涌突水对环境影响初步评价第72-74页
结论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1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行业典型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--基于EPA法和职业病作业分级法
下一篇:IGF-1C结构域修饰的壳聚糖水凝胶增强脂肪干细胞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疗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