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理论论文--信息论论文--信道编码理论论文

BICM-ID性能仿真研究及其定点数译码的实现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编码调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5-17页
第2章 BICM-ID基本原理第17-29页
    2.1 BICM-ID系统第17页
    2.2 卷积码的表示和分析方法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卷积码的多项式描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卷积码的状态图表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卷积码的树图表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卷积码的网格图表示第21-22页
    2.3 交织和调制映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交织器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调制映射第23页
    2.4 信道描述第23-24页
    2.5 解映射第24-25页
    2.6 卷积译码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概率域MAP算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对数域MAP算法第27-28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BICM-ID性能的分析第29-48页
    3.1 仿真验证第2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码长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迭代次数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映射方式的影响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1 常见的映射方式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2 欧氏距离设计准则第34-41页
    3.2 BICM-ID系统的EXIT图分析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EXIT图互信息的计算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EXIT图的仿真实现第44-47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4章 BICM-ID定点数译码的实现第48-55页
    4.1 定点数译码的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限幅电平的选择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定点数的选择第50-51页
    4.2 定点数译码仿真验证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限幅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定点数选择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不同小数位数对定点数译码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不同整数位数对定点数译码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总结与展望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的治疗作用研究
下一篇:精神分裂症病人扣带皮层亚区功能连接改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