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海藻酸钠抑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阳离子混排的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38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3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 1.4 锂离子电池材料第13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Li(Ni_xCO_yMn_z)O_2三元正极材料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第18-22页
    1.5 海藻生物质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生物质材料的应用路线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生物质材料在能量存储与转换方面的应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海藻酸,海藻酸纤维概述第23-24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5-38页
第二章 基于海藻酸纤维的低阳离子混排富镍Li(Ni_xCo_yMn_z)O_2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研究第38-6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8-39页
    2.2 实验和表征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设备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Li(Ni_xCo_yMn_z)O_2多层中空纤维的制备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材料测试与表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电化学测试第43-4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4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Li(Ni_xCo_yMn_z)O_2多层中空纤维的化学组成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Li(Ni_xCo_yMn_z)O_2多层中空纤维的XRD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Li(Ni_xCo_yMn_z)O_2多层中空纤维的XPS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Li(Ni_xCo_yMn_z)O_2多层中空纤维的SEM和EDS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Li(Ni_xCo_yMn_z)O_2多层中空纤维的TEM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Li(Ni_xCo_yMn_z)O_2多层中空纤维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2-5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8-6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0-65页
第三章 基于海藻酸纤维的低Fe-Li反位缺陷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研究第65-9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5-66页
    3.2 实验和表征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设备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磷酸铁锂/碳复合微管的制备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材料测试与表征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电化学测试第69-7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70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LFP/CMT的XRD分析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LFP/CMT的XPS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LFP/CMT的SEM和EDS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LFP/CMT的TEM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LFP/CMT的TGA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LFP/CMT的BET和孔径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LFP/CMT的Raman分析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Li(Ni_xCo_yMn_z)O_2多层中空纤维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83-8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88-8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9-93页
第四章 基于海藻酸石墨烯气凝胶的低Fe-Li反位缺陷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研究第93-11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93-94页
    4.2 实验和表征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设备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C@磷酸铁锂纳米片复合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材料测试与表征第9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电化学测试第97-9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98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@LFP/GAs的XRD分析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C@LFP/GAs的形貌和结构分析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C@LFP/GAs的XPS分析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C@LFP/GAs的BET和孔径分析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C@LFP/GAs的TGA分析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C@LFP/GAs的Raman分析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C@LFP/GAs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105-11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节第113-11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14-118页
第五章 结论第118-120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0-121页
致谢第121-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一元公司”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思考
下一篇: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背景下武威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