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35页 |
1.1 稀土 | 第9-11页 |
1.2 永磁材料磁性能参数 | 第11-15页 |
1.3 永磁材料的发展 | 第15-19页 |
1.4 Nd_2Fe_(14)B的晶体结构和内禀性能 | 第19-20页 |
1.5 矫顽力机理与提高方法 | 第20-24页 |
1.6 Nd-Fe-B磁体的制备过程和方法 | 第24-28页 |
1.7 稀土的平衡利用 | 第28-29页 |
1.8 镧基铁硼磁体 | 第29-30页 |
1.9 铈基铁硼磁体 | 第30-32页 |
1.10 镧铈基铁硼磁体 | 第32-33页 |
1.11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33-35页 |
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| 第35-43页 |
2.1 样品制备 | 第35-39页 |
2.1.1 电弧熔炼 | 第35页 |
2.1.2 烧结磁体制备 | 第35-39页 |
2.2 物性测量与数据分析方法 | 第39-43页 |
2.2.1 磁体密度 | 第39页 |
2.2.2 X射线衍射仪(XRD) | 第39页 |
2.2.3 振动样品磁强计(VSM) | 第39-40页 |
2.2.4 永磁材料高温测量系统 | 第40-41页 |
2.2.5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烧结MM_(14)Fe_(79.9)B_(6.1) 磁体的结构与磁性能 | 第43-59页 |
3.1 引言 | 第43-44页 |
3.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| 第44-45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5-57页 |
3.3.1 MM_(14)Fe_(79.9)B_(6.1) 合金相结构 | 第45-46页 |
3.3.2 MM_(14)Fe_(79.9)B_(6.1) 速凝片的XRD图谱 | 第46-47页 |
3.3.3 MM_(14)Fe_(79.9)B_(6.1) 烧结磁体的XRD图谱 | 第47页 |
3.3.4 MM_(14)Fe_(79.9)B_(6.1) 烧结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 | 第47-48页 |
3.3.5 MM_(14)Fe_(79.9)B_(6.1) 烧结磁体的居里温度 | 第48-50页 |
3.3.6 MM_(14)Fe_(79.9)B_(6.1) 烧结磁体的永磁性能 | 第50-53页 |
3.3.7 MM_(14)Fe_(79.9)B_(6.1) 烧结磁体的显微结构 | 第53-5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MM的含量对双合金法制备R-Fe-B的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 | 第59-81页 |
4.1 引言 | 第59-60页 |
4.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| 第60-61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1-79页 |
4.3.1 不同组分磁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 | 第61-62页 |
4.3.2 不同组分磁体的居里温度 | 第62-63页 |
4.3.3 不同组分磁体的永磁性能 | 第63-74页 |
4.3.4 磁体的矫顽力机理 | 第74-7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第五章 微量元素对双合金法制备R-Fe-B磁性能的影响 | 第81-89页 |
5.1 引言 | 第81-82页 |
5.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| 第82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82-88页 |
5.4 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6.1 总结 | 第89-90页 |
6.2 展望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101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会议列表 | 第101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