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1.1 共聚酰胺热熔胶粘剂简介 | 第11-14页 |
1.1.1 热熔胶粘剂简介 | 第11-12页 |
1.1.2 共聚酰胺热熔胶简介 | 第12-14页 |
1.2 共聚酰胺制备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尼龙类共聚酰胺的种类 | 第15-18页 |
1.3.1 无规共聚尼龙 | 第16-17页 |
1.3.2 嵌段共聚尼龙 | 第17页 |
1.3.3 接枝共聚尼龙 | 第17-18页 |
1.4 共聚酰胺热熔胶的性能 | 第18-22页 |
1.4.1 共聚酰胺热熔胶的热力学性能 | 第18页 |
1.4.2 共聚酰胺热熔胶的力学性能 | 第18-21页 |
1.4.3 共聚酰胺热熔胶的粘结 | 第21-22页 |
1.5 本文的工作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AM-6/66/1010、AC-6/66/1010的制备与热力学表征 | 第23-36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23-25页 |
2.1.1 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23页 |
2.1.2 实验原理 | 第23-24页 |
2.1.3 实验装置 | 第24页 |
2.1.4 实验步骤 | 第24-25页 |
2.2 胺基阻聚尼龙6/66/1010(AM-6/66/1010)样品分析 | 第25-29页 |
2.2.1 化学结构成份探究 | 第25页 |
2.2.2 分子量测定 | 第25-26页 |
2.2.3 熔点与玻璃化温度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2.4 热稳定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2.5 粘度测定 | 第28页 |
2.2.6 软化点和开放时间测定 | 第28-29页 |
2.3 羧基阻聚尼龙6/66/1010(AC-6/66/1010)样品分析 | 第29页 |
2.3.1 分子量测定 | 第29页 |
2.3.2 熔点与玻璃化温度测定 | 第29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4页 |
2.4.1 AM-6/66/1010的~1H-NMR | 第29-30页 |
2.4.2 AM-6/66/1010、AC-6/66/1010的分子量 | 第30页 |
2.4.3 AM-6/66/1010、AC-6/66/1010的熔点 | 第30-31页 |
2.4.4 AM-6/66/1010、AC-6/66/101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| 第31-32页 |
2.4.5 AM-6/66/1010的热稳定性 | 第32-33页 |
2.4.6 AM-6/66/1010的粘度 | 第33-34页 |
2.4.7 AM-6/66/1010的软化点以及开放时间 | 第3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AM-6/66/1010、AC-6/66/1010的力学性能表征 | 第36-48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36-38页 |
3.1.1 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36页 |
3.1.2 实验方法 | 第36-38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7页 |
3.2.1 AM-6/66/1010拉伸模量与断裂伸长率 | 第38-39页 |
3.2.2 AM-6/66/1010在面料6535上的适宜上胶量 | 第39-41页 |
3.2.3 AM-6/66/1010、AC-6/66/1010的粘结性能 | 第41-4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AM-6/66/1010与面料6535之间作用能的研究 | 第48-57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48-49页 |
4.1.1 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48页 |
4.1.2 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5页 |
4.2.1 AM-6/66/1010与面料6535的作用能与剥离速度之间的关系 | 第49-52页 |
4.2.2 AM-6/66/1010与面料6535作用能的时温等效原理 | 第52-54页 |
4.2.3 AM-6/66/1010与面料6535之间的剥离活化能 | 第54-5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5.1 结论 | 第57页 |
5.2 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