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部分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| 第10-18页 |
1 前言 | 第10页 |
2 资料和方法 | 第10-12页 |
·临床资料 | 第10页 |
·方法 | 第10-12页 |
3 结果 | 第12-15页 |
·IBS亚型分布 | 第12-13页 |
·IBS患者诱发因素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IBS各型患者性别分布 | 第14页 |
·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| 第14页 |
·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| 第14-15页 |
·治疗前后腹痛或腹部不适程度比较 | 第15页 |
·两组有效率比较 | 第15页 |
4 讨论 | 第15-16页 |
5 小结 | 第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-18页 |
第二部分 脑-肠交互作用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和再评价 | 第18-23页 |
1 前言 | 第18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9-20页 |
3 结果 | 第20-22页 |
·体重增长比较 | 第20页 |
·糖水摄取量比较 | 第20-21页 |
·排便颗粒数比较 | 第21页 |
·CRD阈值比较 | 第21页 |
·结肠组织病理观察 | 第21-22页 |
4 讨论 | 第22页 |
5 小结 | 第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-23页 |
第三部分 电针干预脑-肠交互作用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及其对5-HT、NPY和CGRP的影响研究 | 第23-39页 |
1 前言 | 第23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实验设备和试剂 | 第23-24页 |
·IBS造模 | 第24页 |
·实验分组及治疗方法 | 第24页 |
·一般状况评价 | 第24页 |
·标本采集 | 第24页 |
·结肠组织HE染色 | 第24页 |
·5-HT、NPY和CGRP标本含量的测定 | 第24-26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26页 |
3 结果 | 第26-31页 |
·体重增加比较 | 第26-27页 |
·糖水摄取量比较 | 第27-28页 |
·排便颗粒数比较 | 第28页 |
·CRD阈值比较 | 第28-29页 |
·结肠HE染色图 | 第29页 |
·5-HT含量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·NPY含量的比较 | 第30页 |
·CGRP含量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4 讨论 | 第31-36页 |
·IBS与脑-肠互动 | 第31-32页 |
·IBS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(CGRP) | 第32-33页 |
·IBS与神经肽Y(NPY) | 第33页 |
·IBS与5-羟色胺(5-HT)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理论探讨 | 第35-36页 |
5 小结 | 第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综述一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概况回顾 | 第39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综述二 肠易激综合征国内实验研究现状 | 第44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表 | 第49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4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