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3 研究评述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| 第20-30页 |
2.1 城镇化率、基础设施投资和城乡差别的概念 | 第20-22页 |
2.1.1 城镇化率 | 第20页 |
2.1.2 基础设施投资 | 第20-21页 |
2.1.3 城乡差别 | 第21-22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2.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城乡共生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3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4页 |
2.3 城镇化率、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差别的影响机制 | 第24-28页 |
2.3.1 城镇化率对缩小城乡差别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3.2 基础设施投资对城乡差别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3 城乡差别对城镇化率和基础设施的反作用 | 第26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城镇化率、基础设施投资和城乡差别水平评价 | 第30-58页 |
3.1 城镇化率的水平评价 | 第30-33页 |
3.1.1 我国城镇化率的总体水平 | 第30-31页 |
3.1.2 我国分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 | 第31-33页 |
3.2 基础设施投资的水平评价 | 第33-40页 |
3.2.1 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体水平 | 第33-37页 |
3.2.2 我国分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水平 | 第37-40页 |
3.3 城乡差别水平的评价 | 第40-56页 |
3.3.1 城乡差别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| 第41-43页 |
3.3.2 评价方法选取 | 第43-44页 |
3.3.3 城乡差别水平评价过程及结果 | 第44-51页 |
3.3.4 我国城乡差别的总体水平 | 第51-54页 |
3.3.5 我国分地区的城乡差别水平 | 第54-5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城镇化率、基础设施投资对城乡差别影响定量分析 | 第58-68页 |
4.1 实证模型及变量选取 | 第58-60页 |
4.1.1 实证模型选取 | 第58-59页 |
4.1.2 变量选取 | 第59-60页 |
4.2 城镇化率、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差别的因果关系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2.1 ADF平稳性检验 | 第60-61页 |
4.2.2 协整检验 | 第61-62页 |
4.2.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| 第62-63页 |
4.3 城乡差别对城镇化率、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响应分析 | 第63-67页 |
4.3.1 模型参数估计与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.2 脉冲响应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3.3 方差分解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促进城镇化率、基础设施投资和城乡差别良性互动对策建议 | 第68-72页 |
5.1 深化制度改革,优化资源配置 | 第68-69页 |
5.2 提升城镇化质量,因地制宜制定对策 | 第69-70页 |
5.3 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的杠杆作用,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| 第70-7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8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