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严歌苓小说的概要及其特点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严歌苓小说概要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严歌苓小说的特点 | 第10-13页 |
一、好故事的星河 | 第10页 |
二、塑造独特的人物 | 第10-11页 |
三、富于戏剧性 | 第11-12页 |
四、富有冲突性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严歌苓小说世界的创意写作因子透视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创意写作的本质和训练 | 第13页 |
第二节 严歌苓谈创意写作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严歌苓小说世界中的创意写作技巧 | 第15-19页 |
一、人物三维空间的构建 | 第15-16页 |
二、故事创作的核心技能 | 第16-19页 |
第三章 从创意写作角度分析严歌苓小说——《金陵十三钗》 | 第19-35页 |
第一节 经典设计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叙事弧线 | 第21-23页 |
第三节 《金陵十三钗》的人物解析 | 第23-27页 |
一、原型的设置——赵玉墨 | 第23-25页 |
二、有“缺陷”的主人公 | 第25-26页 |
三、配角的设置 | 第26-27页 |
第四节 《金陵十三钗》的冲突分析 | 第27-31页 |
一、制造冲突的方法 | 第27-29页 |
二、冲突的基础 | 第29-30页 |
三、冲突的结构 | 第30-31页 |
四、内心冲突 | 第31页 |
第五节 《金陵十三钗》的悬念设置 | 第31-33页 |
一、加入时间的限制 | 第31-32页 |
二、悬而未决的技巧 | 第32页 |
三、“危险”的运用 | 第32-33页 |
四、“预示”的运用 | 第33页 |
第六节 “转变+成长+牺牲”情节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对当下写作层面的意义和启示 | 第35-38页 |
第一节 创意写作使写作爱好者受益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作家创作作品要贴近读者 | 第36页 |
第三节 推进我国创意写作学科建设 | 第36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