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化痰类药物的配伍应用探讨
| 摘要 | 第7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前言 | 第11-12页 |
| 一、痰的概念与成因 | 第12-14页 |
| 1. 痰的内涵 | 第12页 |
| 2. 痰的形成 | 第12-14页 |
| 2.1 五脏生痰 | 第12-13页 |
| 2.2 痰气相关 | 第13页 |
| 2.3 痰瘀相关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“痰邪”与“恶性肿瘤”的相关性 | 第14-18页 |
| 1. 痰邪致癌的理论依据 | 第14页 |
| 2. 痰邪致癌的现代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3. 痰邪致癌的临床特点 | 第15-16页 |
| 4. 痰邪致癌的参与因素 | 第16-18页 |
| 4.1 痰瘀互为因果 | 第16页 |
| 4.2. 痰瘀交结致瘤 | 第16-17页 |
| 4.3 痰邪化毒成癌 | 第17-18页 |
| 三、痰邪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特点 | 第18-25页 |
| 1. 食道癌 | 第19-21页 |
| 1.1 古代医家对食道癌的认识沿革 | 第19页 |
| 1.2 食道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| 第19-20页 |
| 1.3 食道癌临床表现与痰的相关性 | 第20-21页 |
| 2. 胃癌 | 第21-22页 |
| 2.1 古代医家对胃癌的认识沿革 | 第21页 |
| 2.2 胃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| 第21-22页 |
| 2.3 胃癌临床表现与痰的相关性 | 第22页 |
| 3. 大肠癌 | 第22-25页 |
| 3.1 古代医家对大肠癌的认识沿革 | 第22-23页 |
| 3.2 大肠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| 第23-24页 |
| 3.3 大肠癌临床表现与痰的相关性 | 第24-25页 |
| 四、化痰类药物在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配伍应用 | 第25-55页 |
| 1. 建立相关方剂数据库 | 第25-27页 |
| 1.1 方剂来源 | 第25-26页 |
| 1.2 纳入标准 | 第26页 |
| 1.3 术语规范 | 第26-27页 |
| 1.4 录入方法 | 第27页 |
| 1.5 录入说明 | 第27页 |
| 1.6 结果分析 | 第27页 |
| 2. 化痰类药物应用概览 | 第27-38页 |
| 2.1 温化寒痰类 | 第29-31页 |
| 2.2 清化热痰类 | 第31-36页 |
| 2.3 药物性味特征 | 第36-38页 |
| 3. 化痰类药物的配伍方法 | 第38-55页 |
| 3.1 随证立法 | 第38-40页 |
| 3.2 据病药择 | 第40-41页 |
| 3.3 关联分析 | 第41-46页 |
| 3.4 常用配伍 | 第46-55页 |
| 结语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| 附录 | 第59-8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3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