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23页 |
0.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8-10页 |
0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0.2.1 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0.2.2 公益广告研究 | 第10-15页 |
0.2.3 公益广告叙事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0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0.4 概念阐释 | 第18-23页 |
0.4.1 电视公益广告 | 第18-21页 |
0.4.2 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 | 第21-23页 |
第1章 获奖广告作品的叙事主体和叙事视角分析 | 第23-31页 |
1.1 叙事主体 | 第23-26页 |
1.1.1 真实作者:广告创作者 | 第24页 |
1.1.2 隐含作者:真实作者的“第二自我” | 第24-25页 |
1.1.3 叙述者:画外音与人物之口 | 第25-26页 |
1.2 叙事视角 | 第26-31页 |
1.2.1 全知视角统筹大局 | 第27-29页 |
1.2.2 限知视角自我呈现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获奖广告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分析 | 第31-44页 |
2.1 叙事结构:戏剧式、散文式 | 第31-35页 |
2.1.1 故事完整、逻辑清晰的戏剧式 | 第32-34页 |
2.1.2 晓之以情、动之以理的散文式 | 第34-35页 |
2.2 叙事技巧:声音、画面与蒙太奇 | 第35-44页 |
2.2.1 灵活利用镜头画面叙事 | 第36-40页 |
2.2.2 突出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符号 | 第40-42页 |
2.2.3 巧用叙事语法蒙太奇 | 第42-44页 |
第3章 获奖广告作品的文本内叙事接受分析 | 第44-52页 |
3.1 叙事接受者及接受过程 | 第44-46页 |
3.2 获奖作品促进叙事接受的表现 | 第46-52页 |
3.2.1 原型人物的使用增进观众的认同感 | 第48-50页 |
3.2.2 叙事主题传播正能量,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附录A: 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成片类获奖作品名单 | 第59-62页 |
附录B: 个人简历、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