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5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5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6 论文框架 | 第17-18页 |
1.7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仿古建筑的特征及夜景照明需求 | 第19-28页 |
2.1 城市中仿古建筑的分布 | 第19-20页 |
2.2 仿古建筑的外形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3 仿古建筑的艺术特征 | 第21-23页 |
2.4 夜景照明规范 | 第23-26页 |
2.5 仿古建筑夜景照明需求 | 第26-2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城市中仿古建筑的夜景照明现状 | 第28-48页 |
3.1 研究区位选取 | 第28-29页 |
3.2 仿古建筑的照明的视觉感受 | 第29-33页 |
3.3 仿古建筑的照明艺术表现 | 第33-34页 |
3.4 城市夜景与仿古建筑照明协调性 | 第34-36页 |
3.4.1 城市夜景现状 | 第34-35页 |
3.4.2 城市夜景中仿古建筑照明设计的整体协调性 | 第35-36页 |
3.5 区位照明设计方案调研 | 第36-43页 |
3.5.1 照明方式 | 第36-37页 |
3.5.2 光源类型 | 第37-38页 |
3.5.3 色彩表现 | 第38-39页 |
3.5.4 照明亮度 | 第39-42页 |
3.5.5 总结 | 第42-43页 |
3.6 实地调研 | 第43-47页 |
3.6.1 调研目的 | 第43页 |
3.6.2 调研场地选取 | 第43页 |
3.6.3 调研人群选取 | 第43页 |
3.6.4 调研内容 | 第43-44页 |
3.6.5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44页 |
3.6.6 问卷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6.7 总结 | 第46-4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仿古建筑的照明设计研究 | 第48-76页 |
4.1 照明方式研究 | 第48-50页 |
4.2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特征 | 第50-51页 |
4.3 仿古建筑的色彩特征 | 第51页 |
4.4 仿古建筑的照明亮度研究 | 第51-58页 |
4.4.1 照明亮度测试 | 第54-56页 |
4.4.2 数据分析及结论 | 第56-58页 |
4.5 仿古建筑的照明色彩表现研究 | 第58-62页 |
4.5.1 照明色彩调研 | 第60-62页 |
4.5.2 分析及结论 | 第62页 |
4.6 主观评价实验及结论 | 第62-71页 |
4.6.1 实验目的 | 第63页 |
4.6.2 实验方法 | 第63页 |
4.6.3 实验步骤 | 第63-64页 |
4.6.4 实验数据 | 第64-70页 |
4.6.5 数据分析 | 第70-71页 |
4.6.6 实验结论 | 第71页 |
4.7 案例分析及优化 | 第71-75页 |
4.7.1 案例分析 | 第71-74页 |
4.7.2 优化措施 | 第74-75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5章 城市中仿古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措施 | 第76-84页 |
5.1 照明设计原则 | 第76-77页 |
5.2 城市夜景照明特点 | 第77-79页 |
5.3 仿古建筑的夜景照明方式 | 第79-80页 |
5.4 仿古建筑的夜景照明的光源 | 第80-81页 |
5.5 仿古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实施方法 | 第81-8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结论 | 第84页 |
创新点 | 第84-85页 |
展望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0页 |
附录 | 第90-93页 |
附录1 | 第90-92页 |
附录2 | 第92-9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3-9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