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创新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、理论及起源 | 第16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20页 |
2.1.1 公共政策 | 第16-17页 |
2.1.2 人口红利 | 第17页 |
2.1.3 生育政策 | 第17-18页 |
2.1.4 计划生育政策 | 第18-19页 |
2.1.5 政策周期调整 | 第19-20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2.1 公共选择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 人口调控适度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起源、历史演变过程与社会变迁 | 第22-36页 |
3.1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起源 | 第22-26页 |
3.1.1 计划生育政策诞生的背景 | 第24页 |
3.1.2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目的 | 第24-26页 |
3.2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 | 第26-30页 |
3.1.1“鼓励生育”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| 第26页 |
3.1.2“节制生育”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| 第26-27页 |
3.1.3“独生子女”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| 第27-28页 |
3.1.4“独生子女”的放宽生育政策阶段 | 第28页 |
3.1.5“单独二孩”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| 第28-29页 |
3.1.6“全面二孩”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| 第29-30页 |
3.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社会变迁中的变化 | 第30-36页 |
3.3.1 计划生育政策与家庭成员 | 第30-32页 |
3.3.2 计划生育政策与就业增长 | 第32-33页 |
3.3.3 计划生育政策与产业发展 | 第33-34页 |
3.3.4 计划生育政策与生态环境 | 第34-35页 |
3.3.5 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发展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当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| 第36-47页 |
4.1 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36-41页 |
4.1.1 人民的生育意愿过低 | 第36-38页 |
4.1.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| 第38-40页 |
4.1.3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| 第40-41页 |
4.1.4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 | 第41页 |
4.2 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41-47页 |
4.2.1 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 | 第42页 |
4.2.2 人民的育养成本过高 | 第42-43页 |
4.2.3 家庭结构模式的转变 | 第43-44页 |
4.2.4 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 | 第44-46页 |
4.2.5 政策调控的负面效应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当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面临问题的完善对策 | 第47-53页 |
5.1 当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对策 | 第47-53页 |
5.1.1 大力提升公众的生育意愿 | 第48页 |
5.1.2 加大财政税收的支持力度 | 第48-49页 |
5.1.3 完善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障 | 第49-50页 |
5.1.4 加强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 | 第50-52页 |
5.1.5 重构家庭政策和伦理体系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