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0-11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雷达侦察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1 压缩感知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2 稀疏重构在雷达侦察中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 主要工作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雷达信号模型与传统脉内分析 | 第20-26页 |
2.1 侦察中三种基本雷达信号模型及其时域和频域特性 | 第20-23页 |
2.1.1 单载频雷达信号 | 第20-21页 |
2.1.2 LFM雷达信号 | 第21-22页 |
2.1.3 相位编码雷达信号 | 第22-23页 |
2.2 雷达信号脉内分析的传统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2.1 雷达信号脉内调制样式识别的传统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.2 雷达信号参数估计的传统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基于稀疏重构的雷达信号脉内调制样式识别 | 第26-46页 |
3.1 压缩感知的基本理论 | 第26-30页 |
3.1.2 CS前提:可稀疏表示 | 第26-27页 |
3.1.3 压缩采样 | 第27-29页 |
3.1.4 重构算法 | 第29-30页 |
3.2 侦察对象的稀疏性 | 第30-31页 |
3.3 字典的构建 | 第31-36页 |
3.3.1 观测矩阵的选取 | 第31-33页 |
3.3.2 稀疏矩阵的选取 | 第33-36页 |
3.4 稀疏重构与脉内调制样式识别 | 第36-39页 |
3.4.1 稀疏重构算法的选取 | 第36-37页 |
3.4.2 稀疏系数与调制样式的关系 | 第37-38页 |
3.4.3 判别门限和调制样式识别 | 第38-39页 |
3.5 仿真分析 | 第39-45页 |
3.5.1 仿真实验一 | 第39-41页 |
3.5.2 仿真实验二 | 第41-43页 |
3.5.3 仿真实验三 | 第43-44页 |
3.5.4 仿真实验四 | 第44-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基于稀疏重构的雷达信号参数估计 | 第46-54页 |
4.1 对单载频信号的频率估计 | 第46-50页 |
4.1.1 算法对单载频信号的改进 | 第46-47页 |
4.1.2 改进后的性能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1.3 仿真实验 | 第48-50页 |
4.2 对LFM信号的调频斜率估计 | 第50-52页 |
4.2.1 字典对LFM信号的改进 | 第50-51页 |
4.2.2 仿真实验 | 第51-52页 |
4.3 对相位编码信号的参数估计 | 第52-53页 |
4.4 总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5.1 工作总结 | 第54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