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(一) 新环境下发展泰安经济的需要 | 第9页 |
(二) 满足旅游新消费市场的需求 | 第9-10页 |
(三) 拉动本地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| 第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(一) 目的地旅游发展研究 | 第10-12页 |
(二) 传统目的地旅游发展研究 | 第12页 |
(三) 泰山和泰安旅游发展研究 | 第12-13页 |
三、研究的意义和重难点 | 第13-14页 |
(一) 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(二)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| 第14页 |
四、研究的内容、方法步骤及技术框架 | 第14-16页 |
(一) 研究的内容 | 第14页 |
(二) 研究的方法步骤 | 第14页 |
(三) 技术框架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| 第16-25页 |
一、旅游目的地和传统旅游目的地 | 第16-20页 |
(一) 旅游目的地 | 第16页 |
(二) 传统旅游目的地 | 第16-17页 |
(三)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阶段 | 第17-19页 |
(四)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分析 | 第19-20页 |
二、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一) 旅游地生命周期内涵及相关 | 第20-21页 |
(二)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| 第21页 |
三、旅游深度开发理论 | 第21-22页 |
(一) 旅游深度开发的概念 | 第22页 |
(二) 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应当把握的原则 | 第22页 |
四、旅游创新理论 | 第22-23页 |
(一) 旅游创新的内涵 | 第22页 |
(二) 旅游创新的作用 | 第22-23页 |
五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| 第23-25页 |
(一)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| 第23页 |
(二)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目标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| 第25-37页 |
一、泰安市旅游再发展必要性分析 | 第25-32页 |
(一) 传统目的地泰安市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要求其再发展 | 第25-26页 |
(二) 传统目的地泰安市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要求其再发展 | 第26-28页 |
(三) 周边特别是省内新兴旅游地的挑战要求其再发展 | 第28-29页 |
(四) 泰安市旅游业现有问题要求其再发展 | 第29-32页 |
二、泰安市旅游再发展可行性分析 | 第32-37页 |
(一) 再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2-33页 |
(二) 再发展内部优势分析 | 第33-37页 |
第4章 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对策研究 | 第37-47页 |
一、再造泰安市旅游发展模式 | 第37-38页 |
二、深度开发泰安市旅游资源 | 第38-40页 |
(一) 泰安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 | 第38-39页 |
(二) 泰安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手段 | 第39-40页 |
三、深度开发泰安市旅游产品 | 第40-43页 |
(一) 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 | 第41页 |
(二) 打造特色旅游商品 | 第41-42页 |
(三) 建设旅游服务体系 | 第42-43页 |
四、深度开发泰安市旅游人才 | 第43-44页 |
(一) 人才是旅游业再发展的智力保证 | 第43页 |
(二)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人才开发 | 第43-44页 |
五、创新管理泰安市旅游集散中心 | 第44页 |
六、创新发展泰安市智慧旅游 | 第44-45页 |
(一) 智慧旅游内涵和特点 | 第44页 |
(二) 多措并举助力泰安智慧旅游发展 | 第44-45页 |
七、创新政府在旅游再发展中的角色 | 第45-47页 |
(一)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| 第45页 |
(二)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| 第45页 |
(三) 统一旅游业政令 | 第45-46页 |
(四) 加大城市建设规划的执行力度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一、主要结论 | 第47页 |
二、前景展望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