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--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--巷道支护论文

深部软岩巷道承载结构耦合分析及其合理控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支护技术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巷道围岩承载理论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存在的问题第14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-17页
2 深部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最佳支护时机第17-29页
    2.1 工程软岩界定第17页
    2.2 岩石力学试验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岩石单轴压缩与三轴压缩试验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岩石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第19-21页
    2.3 软岩巷道破坏机理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从岩石全过程的应力-应变曲线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从岩石试件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及岩石蠕变曲线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第23页
    2.4 软岩巷道最佳支护时机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软岩巷道支护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最佳支护时间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最佳支护时间的确定第25-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3 深部软岩巷道承载结构理论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 3.1 承载结构力学模型第29页
    3.2 承载结构弹塑性理论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方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弹性区围岩应力及位移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塑性区围岩应力及位移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破碎区围岩应力及位移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围岩塑性区、破碎区外边界半径及承载结构参数第33-34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4 深部软岩巷道承载结构耦合机理分析第35-43页
    4.1 承载结构耦合特征第35页
    4.2 承载结构强度耦合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支护力及围岩残余强度对围岩承载结构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强度耦合第37-38页
    4.3 承载结构刚度和结构耦合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锚杆支护与围岩耦合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索梁支护与围岩耦合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网喷支护与围岩耦合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注浆支护与围岩耦合第4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5 工程背景及数值模拟研究第43-65页
    5.1 工程背景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地质概况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巷道维护特点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巷道支护方案第46-48页
    5.2 数值模拟研究第48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结果分析第53-63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6 现场试验第65-69页
    6.1 现场观测第65-68页
    6.2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7 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69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3页
致谢第73-75页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票据除权判决致利害关系人权利受损的救济
下一篇: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