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材料与方法 | 第10-14页 |
(一) 实验材料 | 第10页 |
1. 实验动物 | 第10页 |
2. 实验药品 | 第10页 |
3. 实验器材 | 第10页 |
(二) 实验方法 | 第10-14页 |
1. 动物选择与分组 | 第10页 |
2. 实验步骤 | 第10-14页 |
二、结果 | 第14-22页 |
(一) 白藜芦醇对IBS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| 第14页 |
(二) 白藜芦醇对IBS模型小鼠蔗糖消耗的影响 | 第14-16页 |
(三) 白藜芦醇对IBS模型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行为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(四) 白藜芦醇对IBS模型小鼠大理石掩埋实验中行为的影响 | 第17页 |
(五) 白藜芦醇对IBS模型小鼠旷场实验中行为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(六) 白藜芦醇对IBS模型小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(七) 白藜芦醇对IBS模型小鼠肠道动力学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三、分析与讨论 | 第22-29页 |
(一) 祖国医学肝郁脾虚与现代医学之肠易激综合征 | 第22页 |
(二) 脑肠互动——肝郁脾虚的现代医学研究基础 | 第22-24页 |
1. 脑肠轴及脑-肠互动 | 第23页 |
2. IBS发病因素与脑-肠互动 | 第23-24页 |
3. 中枢神经信号转导通路与IBS | 第24页 |
(三) 白藜芦醇可能作为治疗IBS的潜在有效药物 | 第24-26页 |
(四) 困惑与展望 | 第26-27页 |
(五) 小结 | 第27-29页 |
结论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附图 | 第33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文献综述 | 第43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