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内对于新三板市场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外对于VaR的研究 | 第13页 |
1.2.3 国内关于VaR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4 国内对于新三板股权质押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5 文献评述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新三板股权质押融资现状 | 第16页 |
1.3.2 新三板股权质押率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 新三板企业股权质押现状分析 | 第19-26页 |
2.1 新三板股权质押政策环境 | 第19-20页 |
2.2 新三板股权质押发展趋势 | 第20-21页 |
2.3 新三板股权质押参与者分析 | 第21页 |
2.4 新三板股权质押的流程 | 第21-24页 |
2.5 新三板股权质押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6页 |
3 新三板股权质押率研究分析框架 | 第26-36页 |
3.1 新三板股权质押率的影响因素 | 第26-29页 |
3.1.1 股权质押率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1.2 股权质押率影响因素研究过程 | 第27-28页 |
3.1.3 股权质押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 基于VAR方法的股权质押率模型构建 | 第29-36页 |
3.2.1 VaR的基本概念 | 第29-30页 |
3.2.2 计算VaR的三个要素 | 第30-31页 |
3.2.3 基于VaR的股票质押贷款模型 | 第31-33页 |
3.2.4 VAR方法下的企业股权价值模型 | 第33-36页 |
4 新三板企业股权质押案例分析 | 第36-47页 |
4.1 点点客股权质押不违约案例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1.1 点点客公司基本情况 | 第36-37页 |
4.1.2 点点客股权质押情况 | 第37-38页 |
4.1.3 VAR方法对点点客股权质押率的测算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1.4 VAR方法得到的质押率与实际质押率的对比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1.5 点点客股权质押不违约案例对于新三板股权质押的启示 | 第40-41页 |
4.2 枫盛阳股权质押违约案例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2.1 枫盛阳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| 第41-42页 |
4.2.2 枫盛阳股权质押情况 | 第42-43页 |
4.2.3 VAR方法对枫盛阳股权质押率的测算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2.4 VAR方法得到的质押率与实际质押率的对比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2.5 枫盛阳违约案例对于新三板股权质押的启示 | 第4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5 论文结论 | 第47-50页 |
5.1 结论与建议 | 第47-48页 |
5.2 不足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附录A | 第52-54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