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戏剧文学论文--古代戏曲论文

《西厢记》图像演变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缘起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《西厢记》图像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四、主题、范围和研究方法的说明第14-15页
第一章 明刊本《西厢记》的插图第15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明刊《西厢记》插图本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明代的社会文化与市民文化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亘古至今的图文并茂的理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明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与插图本的衍生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福建建安派《西厢记》插图第19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金陵派、苏杭《西厢记》插图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》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词坛清玩槃薖硕人增改西厢定本》第25页
    第四节 安徽新安派《西厢记》插图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元本出相西厢记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徐文长先生批评北西厢》第27-28页
    第五节 明刊《西厢记》插图的特色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插图的数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插图的式样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明刊插图本《西厢记》的语图关系形态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紧密型互文关系——写实图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松散型互文关系——写意图第31-32页
    小结第32-34页
第二章 清刊本《西厢记》的插图第34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清刊《西厢记》插图本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清朝的文化专制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清代出版业的渐衰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戏曲、小说插图的“春天”第34-35页
    第二节 清刊《西厢记》插图本的概况第35-38页
    第三节 清刊《西厢记》插图的特色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物绣像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莺莺绣像的流变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其他主要人物的绣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清刊插图本《西厢记》的语图关系形态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图像与文字的显性互文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图像和先在图像间的互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 图像与文字的互补第44-45页
   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明清《西厢记》的戏曲表演及民间艺术第47-66页
    第一节 明清《西厢记》的戏曲演出情况第47-49页
    第二节 明清《西厢记》戏曲表演与明清刊本插图之关系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善本戏曲丛刊》戏曲选本中关于《西厢记》的插图状况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戏曲表演、戏曲选本插图与明清单行刊本插图的关系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选本插图来源于单行刊本插图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选本、单行本插图与戏曲表演的相互借鉴第54-57页
    第三节 清代《西厢记》民间艺术图像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西厢记》年画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《西厢记》年画概况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《西厢记》年画对原文本的接受与重构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西厢记》工艺品第63-65页
    小结第65-66页
第四章 《西厢记》的现代图像及其演绎第66-87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西厢记》的当代舞台改编和演出第66-7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西厢记》的当代舞台改编和演出概览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有意味的物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舞台背景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折扇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红娘舞台地位的渐变与审美意蕴第70-72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西厢记》影视作品改编和表演第72-8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西厢记》影视作品改编和表演概览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西厢记》影视图文的对话与互动第74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形象之重与荧幕之轻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从时间到空间的结构转换与并置第78-81页
    第三节 《西厢记》的现代绘画及审美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厢连环画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以图为主,图文结合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叙事性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漫画西厢第83-85页
    小结第85-87页
余论:回到图像第87-97页
    一、《西厢记》从“文字时代”到“读图时代”的转向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转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转向的中介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有意义的细节第88页
    二、图文的关系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1. 人物形象对原文本的选择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故事情节对原文本的遵从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故事环境对原文本的写意重构第92-93页
    三、西厢图像的功能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1. 认知功能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审美娱乐的功能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 文化传承的功能第95-96页
    小结第96-97页
附录一:《西厢记》明刊版本插图统计表第97-102页
附录二:人名注释及索引第102-105页
附录三:主题索引第105-106页
附录四:图像索引第106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通过PI3K/AKT/mTOR信号通路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
下一篇:苦参碱对肝癌HepG-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