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空间物理论文--外层空间日地关系物理论文--星际磁场和太阳风论文

近地太阳风性质的源区依赖及其随太阳活动的演化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一章 背景介绍第12-27页
    1.1. 太阳风性质简介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. 近地太阳风探测结果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. 中高纬太阳风探测结果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. Ulysses对太阳风探测的一般结果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. Ulysses探测的太阳风在不同太阳活动周的对比第16-18页
    1.2. 太阳风源区认证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. 对太阳风来源的认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. 太阳风源区的确认方法介绍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. 依据局地参数推测太阳风来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. 通过追踪太阳风足点找寻太阳风来源第20-21页
    1.3. 初始太阳风的加热和加速机制简介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. 波和湍流模型(WTD model)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. 闭合磁环与开放磁力线重联模型(RLO model)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. S-web model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. 太阳风性质与初始太阳风加热加速机制的关系第24-25页
    1.4. 第23/24太阳活动极小期特征介绍第25-26页
    1.5. 论文简介第26-27页
第二章 仪器和数据处理方法第27-34页
    2.1. ACE和Wind卫星简介第27-28页
    2.2. EIT\SOHO和MDI\SOHO简介第28-29页
    2.3. PFSS模型简介第29-30页
    2.4. 三种坐标系的介绍第30-32页
    2.5. 太阳风足点追踪与分类方法第32-34页
第三章 第22/23与23/24两个极小期近地太阳风性质对比第34-49页
    3.1.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. 数据与分析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3.3. 结果第37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. 第22/23与23/24太阳活动极小期整体太阳风性质对比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. 第22/23与23/24太阳活动极小期太阳风性质的分源区对比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太阳风速度的对比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太阳风密度对比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3 太阳风中磁场强度的对比第44-46页
    3.4. 结论和讨论第46-49页
第四章 太阳风性质的源区依赖第49-57页
    4.1. 引言第49-50页
    4.2. 数据与分析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4.3. 结果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源区太阳风参数分布特征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源区太阳风各种参数相互关系的研究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不同源区太阳风中O~(7+)/O~(6+)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比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不同源区太阳风中Fe/O与太阳风速度之间关系的对比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3 不同源区太阳风中O~(7+)/O~(6+)与Fe/O之间关系的对比第54页
    4.4. 结论和讨论第54-57页
第五章 总结第57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70页
致谢第70-7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其出口边际的实证分析
下一篇:利率对国际铸币税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