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海洋真菌研究概况 | 第10-14页 |
| ·海洋真菌的定义及其多样性 | 第10页 |
| ·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·海洋真菌活性物质 | 第12-14页 |
| ·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 | 第14页 |
| ·珊瑚及珊瑚共附生真菌 | 第14-16页 |
| ·珊瑚生物学特性 | 第14-15页 |
| ·珊瑚共附生微生物 | 第15-16页 |
| ·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·主要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| 2 珊瑚共附生真菌的分离及形态学观察 | 第18-31页 |
| ·材料 | 第18-19页 |
| ·样品来源 | 第18-19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19页 |
| ·海水 | 第19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19-2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0页 |
| ·样品处理方法 | 第20页 |
| ·珊瑚共附生真菌分离 | 第20页 |
| ·菌株保存 | 第20页 |
| ·样品编号 | 第20页 |
| ·珊瑚共附生真菌形态学观察 | 第20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9页 |
| ·珊瑚共附生真菌的分离 | 第20-21页 |
| ·不同培养基上珊瑚共附生真菌的分离 | 第21页 |
| ·样品中珊瑚共附生真菌的分布及种属 | 第21-22页 |
| ·形态学观察 | 第22-29页 |
| ·小结与讨论 | 第29-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页 |
| ·讨论 | 第29-31页 |
| 3 04 丛生盔型珊瑚共附生真菌的ITS 序列分析 | 第31-39页 |
| ·材料 | 第31-32页 |
| ·菌株来源 | 第31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31-32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3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2-34页 |
| ·DNA 提取 | 第32页 |
| ·扩增ITS-rDNA 的引物 | 第32页 |
| ·ITS-rDNA 扩增 | 第32-33页 |
| ·PCR 产物检测 | 第33页 |
| ·ITS-rDNA 序列分析 | 第33页 |
| ·种群多样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·ITS 扩增产物的电泳图谱 | 第34页 |
| ·丛生盔型珊瑚共附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| 第34页 |
| ·丛生盔型珊瑚共附生真菌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·小结与讨论 | 第37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页 |
| ·讨论 | 第37-39页 |
| 4 04 丛生盔型珊瑚共附生真菌发酵粗提物生物活性筛选 | 第39-46页 |
| ·材料 | 第39页 |
| ·菌株来源 | 第39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39页 |
| ·指示菌 | 第39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39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39-4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0-43页 |
| ·珊瑚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制备 | 第40-42页 |
| ·抑菌实验 | 第42页 |
| ·酶抑制性实验 | 第42-43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抗菌活性菌株初筛选 | 第43页 |
| ·活性菌株的抗菌能力比较 | 第43-44页 |
| ·粗提物的酶抑制活性 | 第44-45页 |
| ·小结与讨论 | 第45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页 |
| ·讨论 | 第45-46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| ·结论 | 第46页 |
| ·展望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3页 |
| 附录:构建系统发育树的19 株菌株的ITS 测序序列 | 第53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1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