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--土地管理、规划及利用论文

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研究--以武汉城市圈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土地利用冲突概念辨析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土地利用冲突类型划分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土地利用冲突原因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土地利用冲突评价管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综合述评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、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数据来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2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相关理论研究第18-2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PSR模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社会冲突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系统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分形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博弈论第23-24页
3 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模型构建第24-28页
    3.1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整体分析框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指标选择与解释第25-26页
    3.2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分析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空间自相关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半变异函数第27-28页
4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结果分析第28-50页
    4.1 研究区概况及土地利用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区位条件与资源优势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第29-30页
    4.2 评价单元划分、权重确定与等级划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评价单元与时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指数标准化和权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等级划分第31页
    4.3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强度时序变化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分指数时序变化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综合指数时序变化第34-35页
    4.4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强度空间演变分析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分指数空间格局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综合指数空间格局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半变异函数结果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4.5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特征影响因素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土地类型转化情况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关键因素识别第47-50页
5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冲突调控政策建议第50-51页
    5.1 加强社会保障,防止土地剥夺第50页
    5.2 依靠公益引导,重构土地价值第50页
    5.3 打破行政界线,统筹资源分配第50页
    5.4 加强底线思维,严守发展红线第50-51页
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1-54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 6.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52-53页
    6.3 不足之处第53页
    6.4 研究展望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可达性的医疗服务均等性评价与优化布局--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
下一篇:基于可见—近红外光谱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分析及空间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