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·论文研究工作 | 第11-14页 |
| 第二章 水合肼合成工艺技术研究 | 第14-31页 |
| ·水合肼物化性质 | 第14页 |
| ·水合肼的用途 | 第14页 |
| ·水合肼生产方法 | 第14-18页 |
| ·拉希法生产工艺 | 第15页 |
| ·酮连氮法生产工艺 | 第15-16页 |
| ·过氧化氢法生产工艺 | 第16-17页 |
| ·尿素法生产工艺 | 第17-18页 |
| ·巨化股份公司电化厂水合肼生产工艺研究 | 第18-20页 |
| ·生产工艺流程 | 第19页 |
| ·反应物控制指标 | 第19页 |
| ·消耗控制指标 | 第19-20页 |
| ·水合肼生产控制指标优化的研究 | 第20-29页 |
| ·氯碱比对水合肼反应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·尿氯比对水合肼反应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| ·温度对水合肼反应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| ·次氯酸钠换热系统改造,降低反应温度 | 第23-24页 |
| ·水合肼反应系统设备结构优化,满足温度控制要求 | 第24-25页 |
| ·自动控制系统改造 | 第25-26页 |
| ·杂质离子FE~(3+)、CU~(2+)等对水合肼反应的影响 | 第26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| 第三章 水合肼精制工艺技术研究 | 第31-35页 |
| ·原水合肼精制工艺 | 第31-34页 |
| ·概述 | 第31页 |
| ·工艺流程 | 第31-32页 |
| ·原有生产工艺存在的几个问题 | 第32页 |
| ·氯化钙法精制水合肼工艺研究 | 第32-33页 |
| ·氢氧化钙法精制水合肼工艺研究 | 第33-34页 |
| ·生产实践的应用情况 | 第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四章 缩合氧化工艺技术研究 | 第35-47页 |
| ·缩合、氧化生产工艺研究 | 第35-40页 |
| ·缩合工艺研究 | 第35-38页 |
| ·碱法缩合工艺研究 | 第35页 |
| ·盐酸法缩合工艺研究 | 第35-36页 |
| ·硫酸法缩合工艺研究 | 第36-38页 |
| ·缩合污水来源以及成分 | 第38-39页 |
| ·ADC 合成工艺流程 | 第39页 |
| ·氧化污水来源以及成分 | 第39-40页 |
| ·从源头削减污水排放技术研究 | 第40-45页 |
| ·采用离心机洗涤联二脲和ADC 的技术研究 | 第40-42页 |
| ·联二脲和ADC 的母液、洗涤液综合利用 | 第42-45页 |
| ·废水中回收联二脲和ADC 技术研究 | 第42-43页 |
| ·联二脲母液、洗涤液综合利用研究 | 第43-44页 |
| ·ADC 氧化母液、洗涤液综合利用研究 | 第44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五章 工业化生产物料平衡、主要设备设计 | 第47-60页 |
| ·工业化生产主要工艺控制指标设计 | 第47-49页 |
| ·次氯酸钠合成主要工艺控制指标设计 | 第47页 |
| ·水合肼合成主要工艺控制指标设计 | 第47页 |
| ·联二脲合成主要工艺控制指标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·ADC 合成主要工艺控制指标设计 | 第48-49页 |
| ·氧化工序物料平衡 | 第49-50页 |
| ·设计依据 | 第49页 |
| ·氧化釜、离心机台数设计 | 第49页 |
| ·物料平衡计算 | 第49-50页 |
| ·缩合工序物料平衡 | 第50-53页 |
| ·设计依据 | 第50页 |
| ·缩合釜、离心机台数设计 | 第50-51页 |
| ·物料平衡计算 | 第51-53页 |
| ·水合肼工序物料平衡 | 第53-56页 |
| ·设计依据 | 第53页 |
| ·物料平衡计算 | 第53-55页 |
| ·次氯酸钠生产物料平衡计算 | 第55页 |
| ·水合肼精制物料平衡计算 | 第55-56页 |
| ·ADC 发泡剂生产主要设备一览表 | 第56-58页 |
| ·水合肼工段主要设备一览表 | 第56-57页 |
| ·ADC 工段主要设备一览表 | 第57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
| ·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·问题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、项目及获奖等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