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28页 |
·核壳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0-11页 |
·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微乳液制备法 | 第11-21页 |
·微乳液 | 第11-12页 |
·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粒子的基本原理 | 第12-14页 |
·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·反相微乳液在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粒子中的应用 | 第15-21页 |
·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应用 | 第21-26页 |
·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锂离子电池 | 第23-24页 |
·生物医学 | 第24-25页 |
·微反应器 | 第25页 |
·污染治理 | 第25-26页 |
·其他方面应用 | 第26页 |
·本论文指导思想 | 第26-28页 |
2 CuO@Al_2 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| 第28-54页 |
·CuO@Al_2O_3核壳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28-31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28-3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0页 |
·样品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CuO@Al_2O_3核壳纳米材料的分析 | 第31-38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红外图谱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XRD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透射电镜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XPS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CuO@Al_2O_3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探索 | 第38-42页 |
·乙二醇作为极性相可能性探讨 | 第38页 |
·不同铝源制备CuO@Al_2O_3纳米粒子的条件探索 | 第38-42页 |
·仲丁醇铝作铝源合成CuO@Al_2O_3的影响因素 | 第42-47页 |
·微量水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搅拌速度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三乙醇胺和盐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还原剂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极性相黏度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 | 第47-53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7-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1页 |
·机理讨论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3 NiO@Al_2O_3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| 第54-65页 |
·NiO@Al_2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54-57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54-5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6页 |
·产品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NiO@Al_2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红外图谱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XRD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透射电镜分析 | 第61页 |
·NiO@Al_2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 | 第61-64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62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6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2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附录A 异丙醇作铝源制备样品的电镜照片 | 第72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