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制造施琅:媒介记忆视角下历史人物的形象变迁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中文文摘第4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0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第8-9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9-13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15-20页
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第20-28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理论第20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4-28页
第三章 官方记忆:主流媒介与形象变迁第28-64页
    第一节 清朝官方正史与忠君思想第28-35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志与民族主义话语第35-38页
    第三节 建国后大众媒介与国家统一第38-54页
    第四节 立场与标准:官方记忆中的施琅媒介形象第54-64页
第四章 民间记忆:地方多元符号与形象塑造第64-102页
    第一节 民间传说的记忆与传播第64-72页
    第二节 作为祖先崇拜的象征——族谱、宗祠和仪式第72-86页
    第三节 宗族的复兴与祖先记忆第86-94页
    第四节 公众与认知:官方记忆对民间记忆的影响第94-102页
第五章 官方记忆与民间记忆的差异化建构第102-118页
    第一节 媒介记忆的表层形态建构第102-109页
    第二节 媒介记忆的深层形态建构第109-118页
结语第118-120页
附录第120-128页
参考文献第128-136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36-138页
致谢第138-140页
个人简历第140-142页

论文共1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中心与边缘”—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主体阐释
下一篇:锰氧化物/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