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环境样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3-38页 |
·抗生素污染状况简介 | 第13-17页 |
·抗生素简介 | 第13-14页 |
·抗生素污染的危害 | 第14-15页 |
·抗生素使用现状 | 第15页 |
·抗生素污染的来源及归宿 | 第15-17页 |
·环境样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7-25页 |
·样品初步预处理 | 第17-19页 |
·水样的初步预处理 | 第17-18页 |
·土壤、底泥、沉积物等其他固体环境样品的初步预处理 | 第18-19页 |
·样品的净化、富集及浓缩 | 第19-22页 |
·固相萃取(Solid Phase Extraction,SPE) | 第19-20页 |
·固相微萃取(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,SPME) | 第20页 |
·基质固相分散(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,MSPD) | 第20-21页 |
·限进介质(Restricted Access Material,RAM) | 第21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(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,MIP) | 第21-22页 |
·样品检测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光谱法 | 第22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-紫外/二极管阵列/荧光检测(HPLC-UV/DAD/FLD) | 第22-23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-质谱/质谱~2(HPLC-MS/MS~2) | 第23-24页 |
·超高效液相色谱(UPLC) | 第24页 |
·其他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应用及技术进展 | 第25-27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8页 |
第二章 β-二酮类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的合成 | 第38-53页 |
·前言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材料及步骤 | 第39-43页 |
·仪器 | 第39页 |
·试剂及溶液配制 | 第39-40页 |
·制备MIP及NIP | 第40-41页 |
·循环伏安法实验 | 第41-42页 |
·动态吸附实验 | 第42页 |
·静态吸附实验 | 第42-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1页 |
·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 | 第43-47页 |
·优化MIP制备条件 | 第47-48页 |
·静态吸附实验 | 第48-51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第三章 β-二酮类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的分析应用 | 第53-72页 |
·前言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材料及步骤 | 第54-58页 |
·仪器 | 第54页 |
·试剂及溶液配制 | 第54-56页 |
·β-二酮类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制备及固相萃取实验方法 | 第56页 |
·液相色谱测定 | 第56-57页 |
·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9页 |
·液相分离条件优化 | 第58-60页 |
·流动相的选择 | 第58-59页 |
·流动相流速 | 第59页 |
·柱温 | 第59-60页 |
·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| 第60-62页 |
·pH影响 | 第60页 |
·洗脱液选择 | 第60-61页 |
·洗脱液的组成 | 第61-62页 |
·洗脱液体积 | 第62页 |
·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| 第62-63页 |
·精密度 | 第63-64页 |
·β-二酮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对β-二酮结构的识别能力验证 | 第64页 |
·方法回收率实验 | 第64-67页 |
·四堡污水处理厂水样测定 | 第67-69页 |
·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| 第69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第四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| 第72-74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2页 |
·关于β-二酮类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的合成 | 第72页 |
·关于β-二酮类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的实际应用 | 第72页 |
·展望 | 第72-74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