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骇河生态需水量及水量平衡分析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生态需水量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水资源供需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国外水资源供需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4页 |
·国内水资源供需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标、内容和路线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7-19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17页 |
·自然环境 | 第17-18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17-18页 |
·气象水文 | 第18页 |
·地下水 | 第18页 |
·社会经济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徒骇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计算 | 第19-35页 |
·徒骇河水文特征 | 第19-23页 |
·降雨量 | 第19-20页 |
·径流量 | 第20-21页 |
·输沙量 | 第21-22页 |
·蒸发量 | 第22-23页 |
·生态需水量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·生态需水量的时空特点 | 第23页 |
·生态需水量的临界阈值 | 第23-24页 |
·质与量的保证 | 第24页 |
·生态需水的相互兼容性 | 第24页 |
·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| 第24-27页 |
·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计算 | 第25页 |
·河流自净需水量计算 | 第25-26页 |
·河流输沙需水量计算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水面蒸发需水量计算方法 | 第27页 |
·徒骇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结果 | 第27-33页 |
·河道生态基流量计算结果 | 第27-30页 |
·河流自净需水量计算结果 | 第30页 |
·输沙需水量计算结果 | 第30页 |
·蒸发需水量计算结果 | 第30-31页 |
·徒骇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整合 | 第31页 |
·徒骇河河道内生态需水的特征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河道外生态需水量估算 | 第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徒骇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| 第35-65页 |
·徒骇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 | 第35-37页 |
·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| 第35-37页 |
·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| 第37页 |
·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| 第37页 |
·徒骇河水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 | 第37-40页 |
·徒骇河现状年供、用水量现状 | 第37-39页 |
·徒骇河近十年供水量及用水量趋势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徒骇河流域可供水量 | 第40-41页 |
·徒骇河流域需水量预测 | 第41-61页 |
·生活需水量预测 | 第41-44页 |
·工业需水量预测 | 第44-48页 |
·农业需水量预测 | 第48-56页 |
·城镇公共需水预测 | 第56页 |
·生态需水量预测 | 第56-60页 |
·流域总需水量预测汇总 | 第60-61页 |
·徒骇河流域水资源量供需平衡分析及对策 | 第61-62页 |
·徒骇河流域水资源量供需平衡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徒骇河流域水资源量供需平衡对策 | 第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结论 | 第65-66页 |
·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附录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