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2-25页 |
| ·重金属污染及其现状 | 第12页 |
| ·非传统型分离富集重金属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| ·液膜萃取技术( LME ) | 第12-13页 |
| ·浊点萃取技术( CPE ) | 第13页 |
| ·固相萃取( SPE )与固相微萃取( SPEM ) | 第13页 |
| ·微孔滤膜分离富集技术( MMF ) | 第13-14页 |
| ·微孔滤膜分离富集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| 第14-22页 |
| ·微孔滤膜结构类型概述 | 第14-16页 |
| ·滤膜分离富集装置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·微孔滤膜的保留作用 | 第17-18页 |
| ·影响微孔滤膜富集的因素 | 第18-19页 |
| ·微孔滤膜分离富集痕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2页 |
| ·常见痕量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| 第22-25页 |
| ·分光光度法 | 第22-23页 |
| ·液相色谱法 | 第23页 |
| ·电分析化学法 | 第23页 |
| ·原子光谱/质谱法 | 第23-25页 |
| 2 微孔滤膜分离富集-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镉铜铅锌 | 第25-3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5-26页 |
| ·仪器及工作条件 | 第25页 |
| ·试剂和标准溶液 | 第25-26页 |
| ·微孔滤膜分离富集方法 | 第26页 |
| ·样品前处理 | 第2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2页 |
| ·ICP–AES 工作参数的优化 | 第26-27页 |
| ·滤膜分离装置的优化 | 第27页 |
| ·滤膜处理方式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| ·滤膜类型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| ·络合及分离条件优化 | 第29-30页 |
| ·样品体积影响 | 第30页 |
| ·共存离子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方法分析性能 | 第31页 |
| ·样品及方法回收率和标准物质测试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3 微孔滤膜分离富集-ICP-AES 法同时测定食品添加剂中镉铜铅锌 | 第33-3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3-34页 |
| ·仪器、试剂及标准溶液 | 第33页 |
| ·标准溶液的配制与膜分离富集 | 第33-34页 |
| ·样品前处理 | 第3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8页 |
| ·滤膜分离富集重金属的机理研究 | 第34页 |
| ·基体元素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共存离子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方法的分析性能 | 第36-37页 |
| ·样品测定及加标回收试验 | 第37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4 微孔滤膜分离富集-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痕量镍银 | 第39-4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9-40页 |
| ·仪器及工作条件 | 第39页 |
| ·试剂及标准溶液 | 第39页 |
| ·微孔滤膜分离富集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·样品制备 | 第4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4页 |
| ·酸度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络合剂用量影响 | 第41页 |
| ·样品体积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共存离子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方法性能参数 | 第43页 |
| ·样品测定及方法回收率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55页 |
|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