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5页 |
(一)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(二)学术价值 | 第11页 |
(三)应用价值 | 第11-12页 |
(四)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3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2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(五)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(六)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一、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与网络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| 第15-26页 |
(一)网络治理的内涵 | 第15-18页 |
1.网络治理的涵义及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网络治理的成因及其要素 | 第16-18页 |
3.网络化治理的机制 | 第18页 |
(二)实现网络治理的策略 | 第18-19页 |
(三)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 | 第19-23页 |
1.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| 第19-21页 |
2.机制的涵义 | 第21页 |
3.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界定和重要性 | 第21-22页 |
4.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含义和功能 | 第22-23页 |
(四)公共危机管理的网络治理理论 | 第23-26页 |
1.公共危机治理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复杂性网络治理理论 | 第24-26页 |
二、网络治理视角下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现状分析 | 第26-34页 |
(一)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现状 | 第26-27页 |
(二)网络治理视角下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9页 |
1.缺乏与其他社会主体及其他国际组织合作治理 | 第27页 |
2.预警体系不能网络化,导致各自为战,效率低下 | 第27-28页 |
3.信息不能网络化,导致信息滞后 | 第28页 |
4.政策网络不健全 | 第28-29页 |
(三)网络治理视角下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问题的成因 | 第29-34页 |
1.危机预警机制管理主体单一性 | 第29页 |
2.公共危机预警体系不完善 | 第29-30页 |
3.官民互动缺失 | 第30-31页 |
4.信息公开透明在危机预警中的缺位 | 第31-32页 |
5.条块分割突显,动态化协调和机动化调度难以实现 | 第32页 |
6.未形成危机预警网络全覆盖 | 第32-34页 |
三、建构在网络治理视角下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| 第34-36页 |
(一)可行性分析 | 第34页 |
(二)网络化治理在健全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优势 | 第34-36页 |
1.专门化 | 第34页 |
2.创新性 | 第34页 |
3.速度和灵活 | 第34-35页 |
4.极具影响力 | 第35-36页 |
四、健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中的网络治理体系 | 第36-43页 |
(一)加强法律制度建设,形成网络化制度体系 | 第36-37页 |
(二)建立网络化的信息公开系统和危机监测系统 | 第37页 |
(三)确立以“4E”为取向的价值体系 | 第37-38页 |
(四)改变信息收集与传递渠道 | 第38-39页 |
(五)发展多元主体,形成网络预警 | 第39页 |
(六)多渠道、宽网络提供资源保障及社会资本 | 第39-40页 |
(七)整合行政组织,优化危机预警网络体系 | 第40-41页 |
(八)建立动态协调网络体系,促进科学预警机制 | 第41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