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变压器、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--变流器论文

基于DSP的串联式中频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8页
1 绪论第8-13页
   ·中频电源简介第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·课题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感应加热电源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·国内感应加热电源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·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0-11页
   ·中频电源的数字化控制的优越性第11-12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2-13页
2 感应加热电源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第13-33页
   ·感应加热原理第13-20页
     ·感应加热理论基础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感应加热的三个效应第15-18页
     ·感应加热的频率第18-20页
   ·数字化中频电源总体构成第20-22页
     ·中频电源的系统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感应加热电源的负载结构第21-22页
   ·整流电路分析设计第22页
     ·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第22页
   ·逆变电路分析设计第22-25页
     ·串、并联谐振逆变器拓扑对比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·中频感应加热负载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 ·负载等效电路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串联负载振荡回路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串联振荡回路的频率特性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负载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第30-31页
   ·串联式一托二中频感应电炉简介第31-33页
3 系统的控制算法和波形仿真分析第33-45页
   ·串联谐振逆变器的输出参数第33-34页
   ·逆变器的输出控制策略第34-37页
     ·PI控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无差拍控制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滑模控制第36页
     ·智能控制第36-37页
   ·SPWM控制原理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第37页
     ·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·SPWM的调制方式第38-39页
   ·SPWM逆变器死区效应第39-40页
   ·PI调节模块第40-41页
   ·频率跟踪技术第41-42页
   ·系统波形仿真第42-45页
     ·系统控制流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Matlab中系统仿真模型搭建第43-45页
4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第45-54页
   ·感应加热电源的技术参数第45页
   ·主电路参数设计第45-48页
     ·三相桥式不控整流器相关参数计算第45-47页
     ·逆变器开关功率器件的选取与相关参数计算第47-48页
   ·IGBT驱动电路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·输出电压、电流取样检测电路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·保护电路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输出过压、过流保护电路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复位及欠压保护电路第51页
   ·输出电压、电流同步方波转换电路第51-52页
   ·系统电源设计第52-53页
   ·DSP硬件接口电路第53-54页
5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4-61页
   ·F28335芯片及软件开发环境介绍第54-55页
   ·系统程序设计第55-61页
     ·主程序设计第55页
     ·定时器中断程序第55-56页
     ·A/D转换程序第56页
     ·SPWM波产生程序第56-58页
     ·DSP中实现补偿死区效应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在DSP中频率跟踪技术的实现第59-60页
     ·eCAP捕获模块第60-61页
6 实验结果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·实验装置简介第61页
   ·实验结果验证第61-63页
   ·实验小结第63-64页
7 结论与展望第64-65页
   ·结论第64页
   ·展望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附录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FEM的SRM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
下一篇: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模拟及仿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