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一.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二.“陌生化”与色彩 | 第9-12页 |
| (一)“陌生化” | 第9-10页 |
| (二) 色彩“陌生化” | 第10-11页 |
| (三)案例影片 | 第11-12页 |
| 三.电影美术色彩构成要素 | 第12-13页 |
| 第一章 形色-人物造型色彩 | 第13-21页 |
| 一.妆容色彩—单纯的形式化 | 第13-14页 |
| 二.服装色彩 | 第14-19页 |
| (一)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多彩的制服—精神享受与审美快感 | 第14-17页 |
| (二)《天使爱美丽》服装与环境的互补色—刻画人物乖张的性格 | 第17-19页 |
| 三.配饰色彩—新奇与梦幻性 | 第19-21页 |
| 第二章 形色-场景空间色彩配置 | 第21-26页 |
| 一. 空间色彩 | 第21-24页 |
| (一)建筑色彩-惊醒视觉漠然 | 第21-23页 |
| (二)环境色彩—创新乃艺术生存之本 | 第23-24页 |
| 二.道具色彩—奇观电影色彩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光色-光影色彩 | 第26-31页 |
| 一. 分镜头色彩—以现实为基础的“陌生化” | 第26-27页 |
| 二. 影片整体光色色调—“陌生化”反作用于现实生活 | 第27-29页 |
| 三. 特殊氛围光色色调—生理和心理上的高反差 | 第29-31页 |
| 第四章 语境色‐故事背景与内容的色 | 第31-34页 |
| 一. 时代历史色彩—揭示影片的精神内涵 | 第31-33页 |
| 二. 地域色彩—不经意间的视觉引导 | 第33-34页 |
| 结语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| 致谢 | 第37-38页 |
| 后记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