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 | 第10-11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| 2 裂缝理论概述及应力计算 | 第15-22页 |
| ·裂缝的分类 | 第15页 |
| ·微观裂缝 | 第15页 |
| ·宏观裂缝 | 第15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原因 | 第16-20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是水泥水化热 | 第16页 |
| ·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| ·混凝土收缩 | 第17页 |
| ·约束条件 | 第17-19页 |
| ·徐变变形 | 第19-20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| 第20-21页 |
| ·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| 第20页 |
| ·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| 第20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| 第20-2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| 3 大体积混凝土热传导基本理论 | 第22-36页 |
| ·热传导基本原理 | 第22-24页 |
| ·热传导基本方程 | 第22-24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理论 | 第24页 |
| ·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| 第24-31页 |
| ·初始条件 | 第24-25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25-26页 |
| ·第三类边界条件的近似处理 | 第26-29页 |
| ·表面保温层计算 | 第29-31页 |
| ·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| 第31-33页 |
| ·水泥水化热 | 第31-32页 |
| ·混凝土绝热温升 | 第32-33页 |
| ·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| 第33-35页 |
| ·骨料体积分数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水灰比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掺合料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温度、干湿状态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钢筋体积分数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| 第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4 ADINA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模拟中的应用 | 第36-46页 |
| ·温度场数值模拟的一般步骤 | 第36-40页 |
| ·计算对象的确定和网格划分 | 第36-37页 |
| ·基本参数的确定 | 第37-39页 |
| ·边界条件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| ·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两种不同边界条件温度场结果对比 | 第41-45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41-44页 |
| ·结论与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5 阜新罗马假日商住小区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 | 第46-64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46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目的和步骤 | 第46-48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目的 | 第46-47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步骤 | 第47-48页 |
| ·阜新罗马假日商住小区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抗裂验算 | 第48-51页 |
| ·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| ·温度应力计算 | 第49-51页 |
| ·裂缝控制措施 | 第51-54页 |
| ·设计方面 | 第51-52页 |
| ·材料方面 | 第52-53页 |
| ·配合比设计 | 第53页 |
| ·施工中采取的应对措施 | 第53-54页 |
| ·罗马假日小区筏板基础温度监测 | 第54-61页 |
| ·温度控制目标 | 第54-55页 |
| ·测温仪器以及采集系统 | 第55-56页 |
| ·测温过程 | 第56页 |
| ·测温点布置 | 第56-58页 |
| ·测温结果及分析 | 第58-61页 |
| ·测温数据与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结论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8-70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