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综述 | 第10-20页 |
·达托霉素概述 | 第10-16页 |
·达托霉素的理化性质 | 第10页 |
·达托霉素抑菌活性和作用机制 | 第10-12页 |
·达托霉素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| 第12-14页 |
·达托霉素的生物合成 | 第14-16页 |
·达托霉素产生菌S.roseosporus的代谢工程改造 | 第16-17页 |
·提高达托霉素产量 | 第16页 |
·寻找达托霉素结构类似物 | 第16-17页 |
·whiB-like(wbl)基因家族 | 第17-20页 |
·wbl基因家族的发现 | 第17页 |
·wbl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 | 第17-20页 |
第2章 绪论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2-36页 |
·材料 | 第22-25页 |
·菌株及质粒 | 第22页 |
·培养基 | 第22-23页 |
·常用抗生素 | 第23-24页 |
·引物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36页 |
·常规实验方法 | 第25-29页 |
·接合转移体系的优化 | 第29-30页 |
·whiB4敲除突变株和过表达菌株的构建和筛选 | 第30-31页 |
·达托霉素生物活性检测以及菌体生长曲线测定 | 第31-32页 |
·RNA提取,RT-PCR,RT-qPCR | 第32-36页 |
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6-50页 |
·S roseosporus遗传转化系统的优化 | 第36-39页 |
·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(MIC)的测定 | 第36页 |
·培养基对接合转移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抗生素覆盖时间和受体孢子数对接合转移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转化子的稳定性考察 | 第37页 |
·接合转移接合子的验证 | 第37-38页 |
·安普霉素抗性基因的特异性敲除 | 第38-39页 |
·S roseosporus15998 whiB4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whiB4敲除和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0-41页 |
·whiB4突变菌株的筛选 | 第41-43页 |
·whiB4敲除突变株的筛选 | 第41-42页 |
·whiB4过表达菌株的筛选 | 第42-43页 |
·whiB4敲除突变株的遗传互补 | 第43页 |
·whiB4敲除突变株的表型观察 | 第43-44页 |
·whiB4阻断和过表达对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·whiB4敲除对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whiB4过表达对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基因dptE和whiB4转录水平差异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总RNA的提取 | 第47页 |
·基因dptE和whiB4转录水平检测及分析 | 第47-50页 |
第5章 讨论与展望 | 第50-54页 |
·whiB4对S.roseosporus15998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whiB4对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展望 | 第51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奖励情况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