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流中间包控流装置优化与表面卷渣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| ·连铸技术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外连铸技术发展概况 | 第11页 |
| ·国内连铸技术发展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中间包冶金 | 第12-13页 |
| ·中间包冶金的概念 | 第12页 |
| ·中间包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| ·中间包控流技术的研究 | 第13-17页 |
| ·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况 | 第13页 |
| ·挡坝和挡墙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·扩大中间包容量 | 第14页 |
| ·设置湍流控制器 | 第14-15页 |
| ·中间包底吹气 | 第15-16页 |
| ·现存问题 | 第16-17页 |
| ·中间包自由液面卷渣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| ·自液面的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自液面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·中间包冶金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中间包钢液流动的数学模拟 | 第23-40页 |
| ·中间包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3-28页 |
| ·Fluent 求解步骤 | 第23-24页 |
| ·基本假设 | 第24页 |
| ·基本方程 | 第24-25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25-27页 |
| ·流场计算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原包流场和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原包流场模拟结果 | 第28-29页 |
| ·原包温度场模拟结果 | 第29-30页 |
| ·中间包控流装置优化 | 第30-33页 |
| ·湍流控制器的设计 | 第30-31页 |
| ·优化方案 | 第31-33页 |
| ·优化方案流场和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8页 |
| ·各方案流场 | 第33-36页 |
| ·各方案温度场 | 第36-38页 |
| ·小结 | 第38-40页 |
| 第4章 中间包物理模拟 | 第40-48页 |
| ·实验原理 | 第40-41页 |
| ·实验装置和设备 | 第41-4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2-43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3-47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流场显示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5章 中间包自由液面卷渣的研究 | 第48-59页 |
| ·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8-52页 |
| ·流场显示分析 | 第48页 |
| ·模型选用及控制方程 | 第48-50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50页 |
| ·流场计算方法 | 第50-51页 |
| ·计算方案 | 第51-52页 |
| ·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52-56页 |
| ·不同拉速最低浇注液位模拟 | 第52-55页 |
| ·漩涡的形成 | 第55-56页 |
| ·卷渣过程物理模拟 | 第56-5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6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结论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65-6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6-67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