鳞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与系统发育研究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4页 |
| ·鳞翅目昆虫及其分类 | 第10-11页 |
| ·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方法 | 第11-14页 |
| ·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进展 | 第13-14页 |
| ·鳞翅目昆虫的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 | 第14-17页 |
| ·基因排列 | 第14-15页 |
| ·蛋白编码基因 | 第15页 |
| ·线粒体DNA控制区 | 第15-17页 |
| ·其他 | 第17页 |
| ·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研究 | 第17-22页 |
| ·物种起源与进化 | 第17-19页 |
| ·分子系统学 | 第19-20页 |
| ·性别控制 | 第20-22页 |
| ·展望 | 第22-24页 |
| 第二章 引言 | 第24-26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内容 | 第24页 |
| ·研究路线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粘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| 第26-36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材料来源 | 第26页 |
| ·DNA提取 | 第26页 |
| ·序列测定 | 第26-27页 |
| ·序列拼接 | 第27页 |
| ·序列分析 | 第2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4页 |
| ·扩增结果 | 第27-28页 |
| ·基因组结构 | 第28-29页 |
| ·碱基组成 | 第29-30页 |
| ·蛋白编码基因 | 第30-31页 |
| ·tRNA基因与rRNA基因 | 第31-34页 |
| ·基因间隔区与基因重叠区 | 第34页 |
| ·结论与讨论 | 第34-36页 |
| 第四章 蚕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及其应用研究 | 第36-46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6-38页 |
| ·材料来源 | 第36-37页 |
| ·序列测定 | 第37页 |
| ·序列分析 | 第37页 |
| ·系统发育 | 第37-38页 |
| ·单倍型分析 | 第3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4页 |
| ·控制区的序列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控制区的结构特征 | 第40-41页 |
| ·家蚕和野桑蚕的系统发育 | 第41-42页 |
| ·家蚕和野桑蚕的单倍型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蚕蛾总科的系统发育 | 第43-44页 |
| ·结论与讨论 | 第44-46页 |
| 第五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鳞翅目系统发育研究 | 第46-60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9页 |
| ·序列来源 | 第46-47页 |
| ·序列处理 | 第47-48页 |
| ·序列比对 | 第48页 |
| ·进化模型 | 第48页 |
| ·系统发育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7页 |
| ·进化模型与参数 | 第49页 |
| ·替换饱和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核苷酸序列的B1分析 | 第50-53页 |
| ·核苷酸序列的ML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氨基酸序列的ML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综合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结论与讨论 | 第57-60页 |
| 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74页 |
| 附录 | 第74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-8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