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鼽散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
缩略语表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综述 | 第8-24页 |
1.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| 第8-18页 |
·释名与沿革 | 第8页 |
·病因病机 | 第8-12页 |
·中医的治疗方法 | 第12-18页 |
2. 西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| 第18-24页 |
·变应性鼻炎的病因 | 第18-19页 |
·发病机制 | 第19-20页 |
·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临床研究 | 第24-30页 |
1. 临床资料 | 第24-26页 |
·病历资料 | 第24页 |
·病例选择 | 第24-25页 |
·症状体征记分标准 | 第25页 |
·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5-26页 |
·安全性评价标准 | 第26页 |
2. 治疗方法 | 第26页 |
·药物来源 | 第26页 |
·服药方法 | 第26页 |
·药品成分 | 第26页 |
·用药疗程 | 第26页 |
·注意事项 | 第26页 |
·临床试验方法 | 第26页 |
3. 两组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| 第26-28页 |
·治疗前两组年龄比较 | 第26-27页 |
·治疗前两组性别比较 | 第27页 |
·治疗前两组病程比较 | 第27页 |
·治疗前两组体征积分比较 | 第27-28页 |
4.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比较 | 第28-30页 |
·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| 第28页 |
·治疗后疗效比较 | 第28页 |
·观察组治疗后年龄与疗效比较 | 第28-29页 |
·观察组治疗后性别与疗效比较 | 第29页 |
·观察组治疗后病程与疗效比较 | 第29页 |
·两组用药的安全性评价比较 | 第29-30页 |
讨论与体会 | 第30-34页 |
1. 立题依据 | 第30页 |
2. 方药解析 | 第30页 |
3. 现代药理学研究 | 第30-34页 |
·党参 | 第30-31页 |
·萸芪 | 第31页 |
·白术 | 第31页 |
·茯苓 | 第31页 |
·诃子 | 第31-32页 |
·甘草 | 第32页 |
·杜仲 | 第32页 |
·辛夷 | 第32页 |
·荆芥 | 第32-33页 |
·其他 | 第33-34页 |
存在问题与展望 | 第34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1-43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