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--土地管理、规划及利用论文

京津保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演化与生态发展路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、目的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·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、思路及创新点第14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14-17页
第2章 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7-21页
   ·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页
   ·资源稀缺和可再生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·城市生态学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·产业生态化理论第19页
   ·区域发展理论第19-21页
第3章 京津保土地资源承载力演化第21-33页
   ·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第21页
   ·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第21-26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指标解释与计算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·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第26-29页
     ·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步骤与计算第26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过程第26-29页
   ·京津保土地资源承载力演化与发展的分析评价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土地资源承载力演化的分析评价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土地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程度的分析评价第31-33页
第4章 京津保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生态发展路径第33-44页
   ·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生态化内涵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与产业生态化第33页
     ·产业生态化评价第33-34页
   ·“产业生态化-土地资源承载力”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第34-41页
     ·京津保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边界确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京津保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流图构建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初始参数及假设条件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模型检验第40-41页
   ·产业生态化下京津保土地资源承载力仿真第41-44页
第5章 京津保土地资源承载力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4-52页
   ·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联动假想与差异化发展策略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联动假想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比较优势的评价与差异化政策第45-46页
   ·人口-经济承载系统发展建议第46-49页
     ·人口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经济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产业第48-49页
   ·城市建设承载系统发展建议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城市非生物非自然环境的生态化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城市生物环境的生态化第50页
     ·城市生态规划及系统建设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产业布局第51页
   ·污染物承载系统发展建议第51-52页
第6章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2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9页
附录第59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--以五矿发展为例
下一篇:分散液液微萃取在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