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6-10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6-7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7-8页 |
·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8页 |
·研究的基本思路 | 第8-9页 |
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9-10页 |
·文章的创新点 | 第9页 |
·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9-10页 |
第2章 我国IPO发行审核法律制度 | 第10-16页 |
·IPO的含义 | 第10-11页 |
·我国IPO发行审核法律制度的演变 | 第11-12页 |
·审批制阶段 | 第11页 |
·核准制下的通道制 | 第11-12页 |
·核准制下的保荐制 | 第12页 |
·我国IPO发行审核中审核主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| 第12-14页 |
·审查效率低,难以确保审核质量 | 第12-13页 |
·公开审核度不高 | 第13页 |
·权责不一致 | 第13-14页 |
·我国IPO发行审核中发行主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发行条件的标准过高且法定核准发行股票的种类过于单一 | 第14页 |
·发行人拥有的权利太少 | 第14页 |
·发行人内部人员的法定免责事由规定的过于宽泛 | 第14页 |
·难以实现投资者的民事救济 | 第14-15页 |
·我国IPO发行审核中保荐人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| 第15-16页 |
·保荐代表人不具有独立性 | 第15页 |
·难以追究保荐人的法律责任且法律责任过轻 | 第15-16页 |
第3章 美国IPO发行审核法律制度 | 第16-32页 |
·美国IPO发行审核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6-18页 |
·美国IPO发行审核法律制度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IPO是发行人的自治权利,具有私权性 | 第18页 |
·以充分的信息披露为原则 | 第18-19页 |
·拥有严密的事后追责制度 | 第19页 |
·美国IPO发行审核中审核主体法律制度 | 第19-23页 |
·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性质与组织架构 | 第19-20页 |
·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核权限 | 第20-22页 |
·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义务与责任 | 第22-23页 |
·美国IPO发行审核中发行主体法律制度 | 第23-29页 |
·IPO发行登记制度 | 第23-24页 |
·发行人在IPO发行登记程序中的权利与义务 | 第24-27页 |
·发行人在IPO中的法律责任 | 第27-29页 |
·美国IPO发行审核中服务主体法律制度——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| 第29-32页 |
·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利与义务 | 第30-31页 |
·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法律制度的路径 | 第32-39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审核主体法律制度的转变 | 第32-34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审核主体的组织建构 | 第32-33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审核主体的法律地位 | 第33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审核主体的权责 | 第33-34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发行主体法律制度的转变 | 第34-36页 |
·发行人的准入标准 | 第34页 |
·发行人的权利与义务 | 第34-35页 |
·发行人的法律责任 | 第35-36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证券服务主体法律制度的转变——以保荐人法律制度为例 | 第36-39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保荐人法律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| 第36-37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保荐人的资格 | 第37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保荐人的权利与义务 | 第37页 |
·注册制下我国IPO发行审核中保荐人的法律责任 | 第37-39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