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传统照明光源的发展及优缺点 | 第11-12页 |
·传统照明光源的发展史 | 第11页 |
·传统照明光源的优缺点 | 第11-12页 |
·LED 的发展史及其优点 | 第12-13页 |
·白光LED 的发展史 | 第12-13页 |
·LED 光源的优点 | 第13页 |
·白光LED 的结构和原理 | 第13-14页 |
·白光LED 对荧光粉性能的要求 | 第14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三价稀土离子的基本理论及样品制备与表征 | 第16-21页 |
·三价稀土离子的电子组态 | 第16-17页 |
·稀土离子的电子F-F 跃迁,F-D 跃迁和电荷迁移带 | 第17页 |
·荧光粉制备方法简介 | 第17-18页 |
·荧光粉的制备 | 第18-2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8-19页 |
·实验用的仪器设备 | 第19页 |
·合成实验 | 第19-20页 |
·样品的表征 | 第20-21页 |
·样品的晶体结构 | 第20页 |
·样品的光谱测试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共沉淀法制备Eu~(3+)掺杂Gd_2(MoO_4)_3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| 第21-27页 |
·Gd_2(MoO_4)_3:Eu~(3+)样品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·Gd_2(MoO_4)_3:Eu_(0.1)~(3+)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的表征 | 第22页 |
·Gd_2(MoO_4)_3:Eu~(3+)荧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质 | 第22-25页 |
·Gd(MoO_4)_3:Eu_(0.6)~(3+)荧光粉的色度坐标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共沉淀法制备Eu~(3+)掺杂YMoO_4 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| 第27-34页 |
·YMoO_4:Eu~(3+)样品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YMoO_4:Eu~(3+)样品晶体结构和形貌的表征 | 第27-28页 |
·YMoO_4:Eu~(3+)荧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质 | 第28-32页 |
·YMoO_4:Eu~(3+)荧光粉的色度坐标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5章 共沉淀法制备Sm3+离子和Eu~(3+)离子共掺杂的CaMoO_4纳米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| 第34-41页 |
·CaMoO_4:Eu_(0.1)~(3+),CaMoO_4:Eu_(0.1)~(3+),Sm_(0.03)~(3+)样品的制备 | 第34页 |
·CaMoO_4:Eu_(0.1)~(3+),CaMoO_4:Eu_(0.1)~(3+),Sm_(0.03)~(3+) 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| 第34-35页 |
·CaMoO_4:Eu_(0.1)~(3+),CaMoO_4:Eu_(0.1)~(3+),Sm_(0.03)~(3+)荧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质 | 第35-39页 |
·CaMoO_4:Eu_(0.1)~(3+)和CaMoO_4:Eu_(0.1)~(3+),Sm0.053+荧光粉的色坐标图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8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