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灰铸铁机床导轨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灰铸铁导轨处理方式 | 第13-14页 |
·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| 第14-17页 |
·仿生耦合理论及其应用 | 第17-19页 |
·仿生学概述 | 第17-18页 |
·仿生耦合理论及其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滚动疲劳失效 | 第19-23页 |
·接触疲劳磨损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滚动疲劳磨损中裂纹的变化 | 第21-22页 |
·滚动疲劳磨损表面结构的变化 | 第22-23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23-26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26-3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·激光合金化基体材料 | 第26页 |
·激光合金化熔覆层材料 | 第26-27页 |
·仿生耦合试样的制备 | 第27-30页 |
·生物原型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仿生耦合单元体的设计 | 第28-30页 |
·单元体尺寸的测量 | 第30页 |
·仿生耦合试样的拉伸实验 | 第30-31页 |
·激光表面合金化和表面熔覆试样的疲劳磨损试验 | 第31-33页 |
·仿生耦合单元体和激光熔覆试样磨损失重量测量 | 第31-32页 |
·磨损形貌对比分析 | 第32页 |
·激光处理试样表面受力情况的数值模拟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激光仿生合金化处理试样疲劳磨损失效 | 第33页 |
·单元体的微观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微观结构分析 | 第33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33页 |
·显微硬度分析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添加合金元素的单元体对灰铸铁疲劳磨损性能影响 | 第34-50页 |
·单元体尺寸 | 第34页 |
·单元体的相组成、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 | 第34-41页 |
·单元体的相组成 | 第34-35页 |
·单元体的微观结构 | 第35-41页 |
·材料的抗变形能力 | 第41-43页 |
·疲劳磨损实验的结果 | 第43-45页 |
·磨损失重量 | 第43页 |
·试样磨损表面形貌 | 第43-45页 |
·通过有限元法FEM对处理和未处理的试样进行应力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激光仿生处理技术对疲劳耐磨性进行改进的机理 | 第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激光仿生处理试样滚动疲劳磨损失效 | 第50-62页 |
·引言 | 第50页 |
·处理试样表面微裂纹消失及其机理 | 第50-52页 |
·激光处理试样的表面变色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| 第52-53页 |
·点蚀的出现与聚集 | 第53-54页 |
·试样表面剥落形成黑坑及其机理 | 第54-57页 |
·激光合金化处理试样强化机理 | 第57-58页 |
·裂纹的形成及裂纹的扩展机理 | 第58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0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