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大型结构试验机的重要性 | 第15-16页 |
·课题的内容和任务 | 第16-17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6-17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·课题的难点与技术创新点 | 第17-20页 |
·技术难点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创新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50MN动态压剪试验机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| 第20-42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基本参数与功能 | 第20-21页 |
·基本功能与性能指标 | 第20页 |
·系统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·50MN动态压剪试验机整体机构布局描述 | 第21-30页 |
·整机机械结构说明 | 第23-24页 |
·主机框架结构设计 | 第24页 |
·50MN动态度压剪试验机竖直向加载系统的设计 | 第24-26页 |
·50MN动态压剪试验机横向加载系统设计方案 | 第26-29页 |
·试验机的转角试验系统的设计方案 | 第29-30页 |
·50MN动态压剪试验机有限元分析 | 第30-35页 |
·有限元的分析内容及目的 | 第30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| 第30-31页 |
·材料属性的定义 | 第31-32页 |
·单元的选择 | 第32页 |
·网格的划分 | 第32-33页 |
·约束的施加及载荷的计算 | 第33-35页 |
·静力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云图显示 | 第36-37页 |
·50MN动态压剪试验机的模态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ANSYS在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| 第37-38页 |
·模态振型图及振型表 | 第38-40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3章 100MN静态压剪试验机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| 第42-56页 |
·引言 | 第42页 |
·100MN静态压剪试验机主机机械说明 | 第42-45页 |
·100MN压剪试验机框架结构与竖直加载系统 | 第44页 |
·反力架系统设计方案 | 第44-45页 |
·横向剪切系统及其升降油缸方案设计 | 第45页 |
·100MN压剪试验机结构力学分析 | 第45-54页 |
·系统受力形式 | 第45-47页 |
·力学关系 | 第47-48页 |
·力学模型的简化 | 第48-49页 |
·材料属性的定义 | 第49页 |
·约束和载荷的施加 | 第49-50页 |
·工况一应力云图 | 第50-52页 |
·工况二应力云图 | 第52-54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4章 大型多功能试验机结构问题研究 | 第56-70页 |
·引言 | 第56页 |
·工作台的导向问题研究 | 第56-57页 |
·工作台的减摩问题研究 | 第57-59页 |
·平面静压支承技术介绍 | 第57-58页 |
·平面静压支承原理 | 第58-59页 |
·试验机试件装卸问题研究 | 第59-64页 |
·100MN静态压剪试验机试件的装卸问题研究 | 第60-63页 |
·50MN动态压剪试验机试件装卸问题研究 | 第63-64页 |
·大型试验机框架结构连接可靠性设计问题 | 第64-66页 |
·100MN压剪试验机联接键的设计 | 第64-66页 |
·50MN压剪试验机联接键的设计 | 第66页 |
·试验机结构中的弯矩问题研究 | 第66-68页 |
·50MN动态压剪试验机抗弯矩措施 | 第67页 |
·100MN静态压剪试验机抗弯矩措施 | 第67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5章 大型压剪试验机加载技术问题研究 | 第70-84页 |
·引言 | 第70页 |
·大型压剪试验机加载过程中的问题 | 第70-72页 |
·大型压剪试验机加载技术方案研究 | 第72-75页 |
·传统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| 第72-73页 |
·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相关介绍 | 第73-74页 |
·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 | 第74-75页 |
·大型压剪试验机加载技术方案确定 | 第75页 |
·直驱式容积伺服控制系统泵控制液压缸部分的分析 | 第75-79页 |
·系统稳定性的验证 | 第79-83页 |
·系统 BODE 图的求解 | 第79-81页 |
·泵控系统稳定性的试验验证 | 第81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84-85页 |
·展望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0页 |
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90-92页 |
致谢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