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凤地区伟晶岩型铀矿矿床特征及成因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前言 | 第11-17页 |
| 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丹凤地区伟晶岩型铀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| 第14-15页 |
| ·论文工作量 | 第15-16页 |
| ·论文主要成果 | 第16-17页 |
| 2 区域地质特征 | 第17-23页 |
| ·地层 | 第17-18页 |
| ·构造 | 第18-19页 |
| ·岩浆岩 | 第19-23页 |
| 3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3-31页 |
| ·光石沟铀矿床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3-26页 |
| ·矿区地层 | 第23页 |
| ·矿区构造 | 第23-24页 |
| ·矿区岩浆岩 | 第24-25页 |
| ·矿体特征 | 第25-26页 |
| ·矿石特征 | 第26页 |
| ·陈家庄铀矿床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6-31页 |
| ·矿区地层 | 第26-27页 |
| ·矿区构造 | 第27-28页 |
| ·矿区岩浆岩 | 第28页 |
| ·矿体特征 | 第28-30页 |
| ·矿石特征 | 第30-31页 |
| 4 矿石组构特征 | 第31-47页 |
| ·光石沟铀矿床矿石组构特征 | 第31-38页 |
| ·铀的赋存状态 | 第31-32页 |
| ·铀矿物成分特征 | 第32-35页 |
| ·矿石组构特征 | 第35-37页 |
| ·矿石组构特征地质意义 | 第37-38页 |
| ·陈家庄铀矿床矿石组构特征 | 第38-42页 |
| ·铀的赋存状态 | 第38-39页 |
| ·铀矿物成分特征 | 第39-40页 |
| ·陈家庄铀矿床矿石组构特征 | 第40-42页 |
| ·矿石组构特征的地质意义 | 第42页 |
| ·晶质铀矿及其寄主矿物蚀变特征 | 第42-47页 |
| ·光石沟铀矿床晶质铀矿及其寄主矿物矿蚀变特征 | 第42-45页 |
| ·陈家庄铀矿床晶质铀矿及其寄主矿物蚀变特征 | 第45-47页 |
| 5 矿床成因探讨 | 第47-57页 |
| ·成矿年龄 | 第47-52页 |
| ·电子探针化学测年的理论 | 第47-48页 |
| ·测试条件 | 第48-49页 |
| ·晶质铀矿测试结果 | 第49-52页 |
| ·控矿因素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地层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| 第52页 |
| ·岩浆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| 第52页 |
| ·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| ·产铀伟晶岩的成因 | 第53-54页 |
| ·成矿作用过程 | 第54-55页 |
| ·矿床成因 | 第55-57页 |
| 6 结论 | 第57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附录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