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5页 |
·煤气化技术 | 第13-15页 |
·煤气化概述 | 第13页 |
·反应机理 | 第13-14页 |
·煤气化反应动力学 | 第14-15页 |
·气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| 第15-21页 |
·煤的结构特性 | 第15-16页 |
·煤热解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工艺条件的影响 | 第17-21页 |
·两段气化技术 | 第21-25页 |
·E-gas气化炉 | 第22-23页 |
·MHI气化炉 | 第23页 |
·化学热回收两段式气化工艺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两段组合式气化炉热态实验 | 第25-36页 |
·实验流程及装置 | 第25-29页 |
·实验流程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26-27页 |
·计量系统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29-30页 |
·柴油及氧气标定 | 第30-32页 |
·柴油泵标定 | 第30-31页 |
·氧气流量标定 | 第31-32页 |
·煤样选择 | 第32-35页 |
·炉内温度 | 第32-33页 |
·气体组分变化 | 第33-34页 |
·段出口气体热值及有效气体含量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催化剂对于两段组合式气化工艺影响的研究 | 第36-4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6-37页 |
·煤样制备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条件 | 第37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7页 |
·合成气热值 | 第37页 |
·碳转化率 | 第37页 |
·钾盐催化剂对二段反应特性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·钾盐添加量对二段温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钾盐添加量对于二段出合成气组成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钾盐添加量对与二段出口有效气体含量及LHV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钾盐添加量对二段煤样碳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钠盐催化剂对二段反应特性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·钠盐添加量对二段温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钠盐添加对二段出口合成气组成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钠盐添加对于二段出口有效气体含量及LHV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钠盐添加量对于二段煤样碳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钾盐、钠盐、铁盐催化及对二段反应特性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铁盐催化剂对于二段合成气组分及热值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添加剂种类对有效气含量及热值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添加剂种类对碳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典型煤种快速热解气体逸出特性研究 | 第48-5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8-50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48页 |
·常压热解实验 | 第48-49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5页 |
·内蒙褐煤热解气体释放特性 | 第50-53页 |
·热解气体总量 | 第53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6章 基于Aspen Plus的两段组合式气化技术模拟 | 第57-64页 |
·新型两段组合式气化工艺模型建立 | 第57-58页 |
·模型检验 | 第58-59页 |
·柴油和煤质组成 | 第58-59页 |
·模型可靠性检验 | 第59页 |
·模拟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氧油比对一段气化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给煤比对二段气化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·两段式组合气化与一段气流床气化的工艺参数对比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64-66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64-65页 |
·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