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引言 | 第6-7页 |
一、证券律师虚假陈述的概述 | 第7-13页 |
(一) 证券律师的发展背景 | 第7页 |
(二) 证券律师的职责的理论基础 | 第7-10页 |
1. 律师证券业务的市场监管属性 | 第8-9页 |
2. 律师证券业务的“专业人士”职责 | 第9-10页 |
(三) 证券律师虚假陈述的行为种类 | 第10-13页 |
1. 证券律师未勤勉尽责而作出虚假陈述 | 第10-11页 |
2. 证券律师参与虚假陈述 | 第11-12页 |
3. 证券律师明知发行人有虚假陈述行为而不予纠正的 | 第12-13页 |
二、证券律师虚假陈述法律责任的实践问题 | 第13-19页 |
(一) “勤勉尽责”“特别注意义务”边界模糊 | 第13-15页 |
(二) 律师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| 第15-17页 |
(三) “管理办法”和“律协规范”遭遇现实尴尬 | 第17-19页 |
三、证券律师虚假陈述法律责任制度的比较研究 | 第19-28页 |
(一) 我国相关法律对法律责任的规定 | 第19-22页 |
1. 我国对证券律师刑事责任的规定 | 第19-20页 |
2. 我国对证券律师行政责任的规定 | 第20-22页 |
3. 我国证券律师对民事责任的规定 | 第22页 |
(二) 美国相关法律对律师责任的规定 | 第22-27页 |
1. 刑事责任 | 第22-23页 |
2. 行政责任 | 第23-25页 |
3. 民事责任 | 第25-27页 |
(三) 我国与域外经验的比较分析 | 第27-28页 |
四、我国证券律师虚假陈述法律制度的完善 | 第28-37页 |
(一) 明确证券律师勤勉尽职的标准与范围 | 第28-31页 |
(二) 区分交易因果关系与损失因果关系 | 第31-33页 |
(三) 提高监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 | 第33-37页 |
结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