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英文缩略语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1.祖国传统医学对干眼症的认识 | 第11-12页 |
·祖国传统医学对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病因病机 | 第12页 |
2.现代医学对干眼症的认识 | 第12-21页 |
·定义 | 第12-13页 |
·泪膜生理结构和泪液动力学 | 第13-14页 |
·泪膜生理结构 | 第13页 |
·泪液动力学 | 第13-14页 |
·病因病机 | 第14-17页 |
·局部原因 | 第14-15页 |
·全身及周围环境原因 | 第15-16页 |
·发病机制 | 第16-17页 |
·流行病学 | 第17-18页 |
·干眼症临床表现 | 第18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18页 |
·干眼症治疗 | 第18-21页 |
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·西医治疗进展 | 第19-21页 |
·其他治疗 | 第21页 |
3.毫针透刺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理论依据 | 第21-23页 |
实验研究 | 第23-30页 |
1 研究资料 | 第23页 |
2 诊断标准 | 第23-27页 |
·中医诊断标准 | 第23-24页 |
·临床表现 | 第23-24页 |
·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 | 第24页 |
·角结膜染色测定 | 第24页 |
·西医诊断标准 | 第24-25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24-25页 |
·临床表现: | 第25页 |
·纳入标准 | 第25页 |
·排除病例标准 | 第25-26页 |
·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| 第26页 |
·安全评价标准 | 第26页 |
·疗效评价标准 | 第26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26-27页 |
3.临床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临床研究准备 | 第27页 |
·操作规程 | 第27-28页 |
·治疗组 | 第27-28页 |
·对照组 | 第28页 |
4.观测指标 | 第28-30页 |
5.不良反应 | 第30页 |
典型病例 | 第30-32页 |
讨论 | 第32-34页 |
1 中西医对干眼症的认识 | 第32页 |
2 本实验的优势 | 第32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致谢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