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调度、管理、通信论文

富锦电能信息自动化系统设计及线损五分管理的实现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·我国线损管理的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计量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富锦供电公司计量系统建设现状第13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13页
   ·本文涉及的几个概念第13-16页
第2章 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16-34页
   ·富锦计量系统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·计量点类别划分第16页
     ·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变电所(站)HL3000电能量遥测系统主站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第18-19页
   ·系统设计思路第19-20页
   ·系统总体设计第20-28页
     ·系统网络结构第20页
     ·系统主要模块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层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数据流程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系统通讯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数据流程第26-28页
   ·系统实现方法设计第28-33页
     ·编程技术选择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系统建模设计第30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服务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计算服务设计第31页
     ·系统信息共享技术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接口规范的交换策略第32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 变电站计量遥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34-45页
   ·系统设计思路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系统设计思想第34页
     ·系统设计原则第34-35页
   ·系统功能设计第35-43页
     ·数据流程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程序结构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应用层次结构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平台层次结构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系统对钟第41页
     ·机切换第41页
     ·计算服务第41页
     ·档案管理第41页
     ·事项查询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统计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报表模块第43页
     ·WEB查询模块第43页
   ·技术难点及其解决絲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统计计算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第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4章 大客户/公变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45-54页
   ·系统概述第45页
   ·系统功能设计第45-50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模块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档案管理模块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远程升级模块第49页
     ·用电异常监测模块第49页
     ·错峰管理模块第49页
     ·电能质量监测模块第49页
     ·抄表管理模块第49页
     ·运行工况监视模块第49页
     ·谐波分析模块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对钟功能模块第50页
     ·数据统计模块第50页
   ·技术难点及其解决方案第50-53页
     ·GPRS/CDMA通讯组网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统计计算第52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5章 居民集抄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54-59页
   ·系统设计思路第54页
   ·系统功能设计第54-57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模块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档案管理模块第56页
     ·业务应用模块第56页
     ·报警功能模块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远程升级模块第57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模块第57页
     ·信息发布模块第57页
   ·技术难点及其解决方案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小区通讯方式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工程问题第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6章 线损五分应用的设计与实现第59-65页
   ·系统设计思路第59-60页
   ·线损五分需求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 ·“五分”线损统计范围第60页
     ·“五分”线损统计涉及的主要数据第60页
     ·“五分”线损统计模型生成第60页
     ·“五分”线损统计功能第60-61页
   ·线损管理内容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线损五分指标管理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线损五分基础资料管理第62页
     ·计量和抄表管理第62页
   ·线损计算服务设计第62-63页
     ·设计原则第62页
     ·计算报务框架第62-63页
   ·技术难点及其解决方案第63-64页
     ·配网线损计算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网络拓扑信息获取第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结论第65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春双龙66kV变电站设计与实施
下一篇:光伏能量变换过程可控整流与控制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