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砷及含砷物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8页 |
·砷的理化性质及其资源 | 第10-12页 |
·铜冶炼过程中砷的分布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高砷烟灰处理工艺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砷溶剂萃取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课题的研究内容、研究目标 | 第18-20页 |
·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·关键问题及关键技术 | 第20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实验原料、设备及分析方法 | 第21-26页 |
·实验料液 | 第21页 |
·实验试剂及主要设备仪器 | 第21-22页 |
·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| 第22-26页 |
·实验分析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碱性条件下As~(III)萃取剂的选择及改良 | 第26-38页 |
·As~(III)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行为 | 第26-28页 |
·萃取体系的选取 | 第28-30页 |
·萃取剂TOMAC的转型 | 第30-37页 |
·TOMAC转型机理 | 第30-31页 |
·TOMAC转型的较优工艺 | 第31-36页 |
·TOMAC有机相转型前后红外光谱的检测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水溶液As~(III)的硫化预处理 | 第38-50页 |
·碱性体系中As~(III)硫化过程热力学 | 第38-45页 |
·热力学计算 | 第38-41页 |
·热力学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碱性体系中As~(III)的硫化实验 | 第45-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CO_3~(2-)型TOMAC有机相萃取硫代亚砷酸 | 第50-67页 |
·萃取实验方法 | 第50页 |
·萃取体系 | 第5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0页 |
·萃取机理 | 第50-52页 |
·萃取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60页 |
·萃取剂TOMAC浓度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极性改善剂仲辛醇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·油水接触混合时间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相比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串级萃取实验 | 第58-60页 |
·负载有机相的反萃 | 第60-65页 |
·反萃方法 | 第60页 |
·反萃剂的筛选 | 第60-61页 |
·反萃剂浓度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·反萃相比对砷反萃过程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·反萃等温线及多级反萃液中As~(III)浓度理论计算 | 第64-65页 |
·反萃后空白有机相的红外光谱 | 第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