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BQM-6型免耕播种单体结构设计及播深控制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1 引言 | 第9-19页 |
| ·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 | 第9-10页 |
| ·保护性耕作的起源 | 第9页 |
| ·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| ·免耕播种机发展概况 | 第10-15页 |
| ·国外免耕播种机发展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免耕播种机发展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精密播种播深控制机构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6-17页 |
| ·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7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| 2 免耕机单体结构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研究 | 第19-32页 |
| ·2BQM-6型免耕播种单体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| 第19-20页 |
| ·2BQM-6型免耕播种单体结构 | 第19-20页 |
| ·播种单体主要技术参数 | 第20页 |
| ·播种单体关键零部件设计 | 第20-32页 |
| ·破茬装置 | 第20-24页 |
| ·开沟器 | 第24-26页 |
| ·种深调节装置的设计 | 第26-27页 |
| ·气吸式排种器 | 第27-28页 |
| ·仿形机构 | 第28-32页 |
| 3 免耕播种单体三维实体建模及仿真 | 第32-36页 |
| ·Pro/E与ADAMS联合构建虚拟样机 | 第32页 |
| ·基于Pro/E的免耕播种单体三维实体模型构建 | 第32-35页 |
| ·播种单体部件三维参数化实体建模 | 第33-34页 |
| ·免耕播种单体装配与建模 | 第34-35页 |
| ·ADAMS与Pro/E之间的数据交换 | 第35-36页 |
| ·传递前模型的调整和修正 | 第36页 |
| ·模型转换方式 | 第36页 |
| 4 基于ADAMS的单体播种深度仿真分析 | 第36-44页 |
| ·仿真前的准备工作 | 第36-38页 |
| ·添加约束和驱动 | 第37页 |
| ·仿真测量点的选取 | 第37-38页 |
| ·模型校验 | 第38页 |
| ·仿形机构结构参数对仿形效果的影响分析 | 第38-44页 |
| ·前位、后位和侧位仿形不同杆长的仿形效果分析 | 第38-42页 |
| ·不同拉杆长度前位、后位和侧位仿形效果对比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5 免耕播种单体开沟深度的试验研究 | 第44-52页 |
| ·田间试验的目的 | 第44-45页 |
| ·试验条件和准备工作 | 第45-49页 |
| ·试验条件 | 第45页 |
| ·试验设备及工具 | 第45页 |
| ·试验样地地况参数的测定 | 第45-49页 |
| ·播深稳定性试验 | 第49-52页 |
| 6 总结及建议 | 第52-53页 |
| ·总结 | 第52页 |
| ·建议 | 第52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