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| ·太赫兹波概述 | 第9-10页 |
| ·拉曼散射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概述 | 第10-11页 |
| 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| ·多种技术联用及传感器 | 第11页 |
| ·新型SERS活性基底 | 第11-12页 |
| ·SERS理论研究 | 第12页 |
| ·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拉曼光谱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| 第14-20页 |
| ·拉曼散射 | 第14-16页 |
| ·拉曼散射概述 | 第14页 |
| ·拉曼散射原理的经典理论 | 第14-16页 |
| ·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| 第16-18页 |
| ·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发现 | 第16页 |
| 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物理增强机理 | 第16-18页 |
| 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化学增强机理 | 第18页 |
| ·纳米颗粒的近场增强效应的物理增强机制 | 第18-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时域有限差分法与软件介绍 | 第20-38页 |
| ·时域有限差分法 | 第20-32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20-24页 |
| ·数值稳定性 | 第24-26页 |
| ·数值色散 | 第26-28页 |
| ·完善匹配层吸收边界 | 第28-31页 |
| ·散射场 | 第31-32页 |
| ·FDTD Solutions软件介绍 | 第32-37页 |
| ·CAD布局编辑器 | 第33-34页 |
| ·添加仿真对象 | 第34-35页 |
| ·仿真区域的设置 | 第35-36页 |
| ·运行模拟和优化 | 第36页 |
| 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四章 金属纳米颗粒的SERS效应 | 第38-44页 |
| ·色散介质的Drude模型 | 第38-39页 |
| ·可见光、近红外波段金属纳米颗粒SERS效应的仿真 | 第39-41页 |
| ·太赫兹波段金属纳米结构SERS效应的仿真 | 第41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五章 半导体纳米颗粒的SERS效应 | 第44-47页 |
| ·太赫兹波段半导体纳米颗粒SERS增强的模拟仿真 | 第44-46页 |
| ·太赫兹波段金与InSb的SERS效应的对比 | 第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|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2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